标签:
财经挂牌新三板 |
分类: 剖析新三板 |
今年以来新三板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退出的企业数量则明显增加,而A股上市公司也加紧到新三板物色收购重组标的。新三板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依然延续。
挂牌放缓,摘牌加快
去年10月以来A股IPO加速,也波及到新三板,造成了两个直接结果。
原本一些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转而排队IPO,导致挂牌热情有所下降。
截至4月5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量为11033家,当日新挂牌10家。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以来平均每个交易日新挂牌14.57家。而2016年全年,平均每个交易日增加20.63家。2017年以来每日挂牌数量剧降约30%。
一些新三板挂牌企业主动摘牌,图谋转板。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新三板挂牌公司摘牌数量激增,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新三板已有53家公司摘牌。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摘牌数量的56家,而去年前3月的摘牌家数为零。
3月31日晚间,泰笛科技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发布公告,拟申请终止挂牌,对于摘牌的原因,泰笛科技在公告称表示为配合公司发展需要及战略规划调整。然而据查阅资料发现,泰笛科技是去年12月16日在新三板挂牌的,仅仅隔了不到四个月,其就选择摘牌,还是让外业界大吃一惊。
“摘牌之后,泰笛将直接启动IPO,公司今年会有几次大的融资和并购,从新三板摘牌,将会大大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加快并购进程,让公司在最短时间内达到IPO公司的标准。”有接近泰笛的知情人士对本栏目透露。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新三板公司摘牌速度明显加快,2017年前三月,终止挂牌的企业数量就已经达到53家,仅仅3月20日,一天就有14家企业发布终止挂牌公告。而联讯证券在此前发布的研报预计,2017年全年新三板退市企业数量将超过300家。
优质企业流失,A股加入围猎
上海一家新三板做市商机构负责人则分析称,摘牌退市已经成了新三板的一个新常态,在挂牌企业数量破万之后,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突然遇冷,不仅挂牌企业数量增速放缓,而且选择主动摘牌的企业越来越多。究其退市潮来临的原因,随着IPO审核的加速,主要是为赶上这班快车,很多企业为提高决策效率直接启动了IPO程序。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表示,部分优质公司加快冲刺A股市场,对于新三板市场而言也是一个挑战,这意味着优质企业持续流失。优质企业流失,说明新三板对其吸引力不够。解决好融资供给问题,提升流动性、交易活跃度,才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
在今年摘牌的公司中,因转板成功而摘牌的有4家,分别是拓斯达、万隆股份、三星新材、光莆电子;因吸收合并退市的有4家,分别是三木智能、星城石墨、新媒诚品、金东唐。
由于财务透明,新三板公司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围猎的标的。2017年第一季度共发生了57起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上市公司并购挂牌公司主要目的在于进行横向整合、行业整合及多元化战略。
上市公司喜欢那些成长性优于自己的挂牌企业,希望以此给自己添彩,而绝不想做“扶贫”。今年迄今所有并购案例中,26家被并购公司的2015年净利润平均值为2789.14万元。其中有22家净利润为正,盈利标的占比84.62%。被华东重机收购的润星科技,标的公司2015年净利润是上市公司的3.39倍;被三维通信收购的巨网科技2015年净利润是前者的1.17倍、被金亚科技收购的卓影科技2015年净利润是上市公司的1.6倍。
26家被并购公司2015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27%,同时上市公司为10.17%;标的公司2015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6.95倍,上市公司仅为72.27%。
不仅对上市公司吸引力增加,而且对PE/VC机构、个人投资者,新三板也更受青睐。今年以来,新三板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也有所增加。
有“话剧第一股”之称的开心麻花(835099.OC),在2016年3月25日宣布完成3.01亿元的融资,东方证券等11名新增投资者以每股106元的价格认购284.18万股。从开始到结束,这笔融资仅历时2个月。
新三板走势强于沪深300指数
新三板做市指数今年以来温和放量,从去年最低时每天成交7亿元左右提高到目前每天12亿元到13亿元,几乎放量1倍。3月6日本栏目发表的《新三板的春天来了》,对此作出了正确预测。
今年1月19日是A股市场和新三板市场行共同的低谷。从那时到4月5日收盘,各个指数的对照情况如下。
https://www.91otc.com/group1/M00/1F/35/CqBTlFjlq-qADtWfAAAwIe9BF20305.png
长期观察可知,新三板做市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协同性最高。4月5日有点例外,因雄安新区概念股雄起,带动房地产、基建等股票上涨从而拉高沪深300指数涨1.38%,而新三板做市指数平收,否则新三板指数超越沪深300指数会更加明显。
即便如此,根据4月5日统计,已经挂牌的所有企业中,仍然有70%的企业没有从这个平台上融到资金,没有过任何一笔交易。如果把挂牌后没有成交的都称为“僵尸股”,那么可以说,僵尸股比例为70%。由于设置了高门槛,进入这个市场的资金量很不充足。这固然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但也使得新三板平均市盈率保持在目前33倍左右。创业板目前市盈率为65倍。
质地优于创业板,流动性差,风险仍大
新三板挂牌企业整体而言质地比中小板、创业板好。根据深圳新三板服务中心发布的首份《新三板2017年第一季度蓝皮书》,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2014至2016年收入持续增长且盈利的企业有2418家,显示有成长力的公司约占25%。数据显示,这部分企业在2016年前三季收入增长率平均值为80%,而同期创业板的收入增长率平均值为30%,整体而言,成长层企业的营业收入和盈利增长均远超创业板及中小板。据介绍,成长力维度包含技术创新、市场地位、财务成长和价值创造四个方面。在这些有成长力的企业中,59%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包含发明公布阶段的专利),46%的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与此同时,该类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为7%。平均销售毛利率为39%。
这份蓝皮书还指出:2016年有60%的新三板企业为0成交,前28%的企业的成交量占了新三板总成交量的99.9%。而在这28%的企业中,前20%的企业又占了总成交量的80%。整体来看,2016年新三板成交量为创业板的3.6%,成交额为创业板的0.8%,年均换手率为创业板的0.9%。
由于接盘资金少,新三板也具有很大的风险。协议公司中除了中科招商(832168.OC)等几只个股特别活跃之外,大部分并不活跃。做市交易初衷是为了增加企业的流动性,不过个别企业哪怕做市依然没有什么交易。例如财人汇(835759.OC)2016年3月做市,截止2016年年底总共有192个可交易日,但是有过实际成交的只有12个交易日,成交额也仅有44.87万元。手里股权卖不出去,是很多投资人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