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板、新三板,谁才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2017-03-10 10:45:17)
标签:

财经

挂牌

新三板

分类: 剖析新三板

最近,关注资本市场的朋友们都注意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创业板和新三板并列来说。有几家财经媒体打电话采访我,让我做个评论,我觉得没有必要做过分的解读。因为,关于新三板的地位,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她就是中国的纳斯达克,如果现在还不是,那么未来,也一定是。

关于新三板的定位之争,看起来似乎是,因为我们在做新三板,所以我们要为新三板争个名分,实际并非如此。如果,创业板,是真正的创业板,也就是说,它真的是中国的纳斯达克,那新三板的定位,是不是中国纳斯达克,其实并不重要。

问题是,我们的创业板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扩容不够。从09年开始推出创业板,到现在为止,上市公司的数量,只有600家左右,平均每年不到100家,实在是太少,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创新的需要;第二,没有实行做市商制度。其定价的逻辑,跟主板没有任何区别,还是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投资人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定价,没有做市商对投资者进行引导。实际上它只不过是一个主板,也就是说,其定位尽管是创新,但是,它运行的逻辑,难以支撑这个定位。

http://my.sz-neeq.com/img/INR_2p01s3gf9Ws.png

也正是创业板名不符实的现状,我们才对新三板赋予着希望,希望它能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所以我们一直说新三板是中国的纳斯达克,因为,中国必须有自己真正的创业板,也正是因为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新三板,所以我们一直为此而努力。

幸运的是,在国务院、证监会、股转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新三板也确实在向着成为中国纳斯达克的方向前进,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因为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所以,也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上市公司再融资新政,对新三板的影响。

2月底,国内资本市场最大的新闻当数证监会发文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相继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

再融资新政,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一是,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

二是,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一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但对于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三是,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总结起来,核心三句话:市价发行让再融资变得更难、发行不超总股本20%限制让再融资规模变小、间隔18个月让再融资发行节奏变慢。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都是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兵家必争之地”。如此新政一来,各种脑洞大开的解读蜂拥而来:有人说,老项目将受追捧、投资变成技术活,也有人说,次新股热衷并购、投行血拼IPO项目、壳资源价值下降……

除了对现有A股上市公司的影响外,这样的再融资新政,同样对新三板意义重大。

我比较认可大部分市场人士的观点:总体来看,限制上市公司再融资,对于新三板市场是件好事。沿着对再融资的影响做下延伸思考,对整个新三板市场会有什么影响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影响之一:新三板优质资产受追捧

限制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挤出资金,将大概率流向Pre-IPO项目和新三板优质项目。新三板目前过万家挂牌企业,2015年实现5000万元以上净利润的公司365家,而创业板这个数字为375家,2016年新三板这个数字很大概率会超越创业板,我们一起来等年报统计。

但无论如何,从绝对数量上看,新三板现有的优质资产丝毫不逊色于A股。在A股定增无法顺畅参与的情况下,新三板便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价值洼地。足够的资金,将必然促使新三板IPO转板进程的加快以及更多优质项目获得资金支持,新三板整体融资环境必然得到很大的改善。

影响之二:转板再加速

投行的融资业务机会大大受限之后,业务重心自然会转移到IPO,这将非常有利于新三板企业的“转板”提速。当然这是打引号的转板,因为实际上企业还是重新排队IPO。

目前已有83家新三板企业排队IPO,按照目前的审核速度,去年6月前申报的项目将有望在今年通过审核,那么,今年预计将有30-40家新三板公司能够转板。限制再融资也是为了加快IPO的发行速度,这也会推动符合IPO的新三板企业加快申报。

影响之三:新三板融资优势突显

与A股相比,新三板的再融资的行为,具备“小额、便捷、灵活、多元”等特点。比如,发行对象是35人,而A股只允许10个人;再比如,没有锁定期,今天买了第二天就可以卖,而A股定向发行的股票有12个月的锁定期;还有,定增价格由投资人和企业双方商定,定价更为灵活;更重要的是,在不超过200人股东情况下,发行周期约3个月,明显快于A股。这些融资优势也会在再融资新政下更加突显,也将有利于新三板吸引更多投资者。

影响之四:并购继续火热

新规要求再融资有18个月的限制,而并购重组的配套融资不受影响,只是要求“配套融资的定价按照新修订的《实施细则》执行,即按照发行期首日定价”来执行。

因此,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多数会转化成并购重组需求,会让并购重组成为企业成长的常规方式。那么,优质新三板标的被并购的可能性将会提高,也会导致并购交易价格走高。

影响之五:新三板再融资同步收紧

这次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进行限制,实则是有些公司脱离公司主业发展,频繁融资,甚至编项目、炒概念,跨界进入新行业,融资规模远超过实际需要量,募集资金大量闲置,频繁变更用途,或者脱实向虚。而这些问题,在新三板同样存在,大量公司将募集资金变相投向理财产品等财务性投资和类金融业务。

因此,A股再融资收紧后,未来新三板的定增很可能也会有所监管。尤其是需要证监会核准的超过200人的定增,近期开始已经有明显的“调控”迹象,去年下半年以来,仅有19家新三板公司拿到了证监会的核准批文,而益盟股份、润农节水、点点客、七维航测、中讯四方、先临三维、星和众工等公司先后终止审查。

事实上,股转系统也在去年开始,先后发布多次《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常见问题解答》,对股份支付、连续发行、募集资金管理、认购协议中特殊条款、特殊类型挂牌公司融资等进行了严格限定。可以预想的是,今年新三板公司的定增,也一定不会轻松。

影响之六:新三板融资制度系统性改革

尽管对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多次加强监管,但基本上还只停留在对现有制度的修修补补。市场上所期待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始终没有落地。

新三板现有的融资制度主要依赖于2013年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发行业务指南》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发行业务细则(试行)》,如今运行四年,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

于是,我们更加期待的是诸如发行突破35人、试点公开发行、挂牌同时融资等制度红利以及对低价发行的限制、实际控制人强制限售等更加规范的监管。

随着再融资新规的落地,无论是A股还是新三板,都将真正迎来价值研究、价值发现、价值提升时代。这也是我们新三板服务中心发起设立初心致远基金,来重点关注新三板股权融资,尤其是Pre-IPO项目的主要原因。

我坚信,以此为理念并为之孜孜不倦的专业投资者将因此获益。再融资新时代,我们充满期待。作为时代弄潮儿的新三板,对标美国纳斯达克,我们更加充满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