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学课堂:“人脸识别器”签到不能成为常态

(2015-05-18 16:16:42)
标签:

转载

大学课堂:“人脸识别器”签到不能成为常态

李青友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河南工业大学某专业学生上课前用“人脸识别器”签到。这种被称为“刷脸”的签到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学生逃课,似乎是一大创举,但细细想来,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称赞。在“刷脸”上课的背后,却隐含着一些问题。

    学生必须用“刷脸”上课的方法签到才不逃课,这说明大多学生对此课程已丧失了基本的兴趣。兴趣能激发人求知的欲望,无论是程门立雪也好,凿壁偷光也好,无不是源于浓烈的求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学生对课堂如此厌倦、了无兴趣呢?

    首先看看学生的问题。大学生经过了初中、高中连续多年的紧张拼搏,终于上了大学,有点“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感觉,多多少少有喘一口气、轻松一下的想法,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上课不积极的现象。另外,大学的已接触社会,课堂之外的一些活动使学生分了心。

    其次,看看大学教师的问题。同样是大学教师,易中天、王立群等课程总能座无虚席,而一些老师的课程却只能靠“刷脸上课”来维持,这不能不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教师一定要练好基本功。一个照本宣科、漫不经心的老师是上不出好课,是留不住学生的。

    若是前一种原因,那就需要矫正学生思想。大学生也是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即便学生思想上有再多的怠慢,学校也不应该放弃对其进行学习积极性的教育,而不是用简单的“刷脸“的方法把学生送进教室的“牢笼”。若是后一种原因,当然要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把“刷脸上课”变成是“挤着上课”。

    不管是哪种原因,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刷脸上课”不能成为教育的常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