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索寓言》深解之二:狼与鹤

(2008-09-09 11:17:25)
标签:

伊索寓言

报恩

文化

菊与刀

分类: 《伊索寓言》深解

http://bbs.tqedu.net/UploadFace/15075_2007117913015615.jpg 

     狼与鹤的故事没有狐狸与酸葡萄那么有名,所以我先简单复述一下。狼的嗓子眼里卡住了一块骨头,因此他悬了赏请人替他把骨头拿出来。一只仙鹤对赏格动了心,便把脑袋探进狼嘴里帮他取了骨头。待她(原文就是用的She)要讨赏钱的时候被老狼抢白了一通:“姐们儿,知足吧您哪!您上九城内外打听打听,脑袋进了我狼爷的嘴还能活着出去的,您这是头一份儿!老子进协和医院都不掏钱,就你一个破蒙古大夫…”伊索大叔给出的教训是:伺候了恶人就别指望拿钱,能保住小命儿就谢天谢地啦(Expect no reward when you serve the wicked, and be thankful if you escape injury for your pains.)。

    这话伊索算是说到点子上的,不过依然有可深究的余地。就这个故事而言,老狼是个标准的配角,典型的平面人物,一如既往地扮演着蛮横的恶人角色。他的背信弃义、欺负弱小、蛮不讲理已成招牌,谁指望他转性那是她自己蠢,狼不用对她的幻灭承担任何责任。仙鹤贪图小利、目光短视在先,就必然会横遭奚落、灰头土脸于后,我们本已稀缺的同情心自然不必分给她。对这个故事及仙鹤这个人物我们本可一哂置之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这教训中的几个关键词作一番推敲的话,竟可以看出一番惊心动魄的大智慧来。

    Reward 这奖赏若是三瓜俩枣,自然不会有人放在眼里,而如果有人动心,那便意味着这份报酬至少对她已是举足轻重了。批评别人时要把脚放到别人的鞋里。别人为区区一百块而动心,和自己为一百万而动心,两者并无质的区别。遭际有不同,眼界有高低,境界上的差别其实可能并不大。每个人心里都有小九九,仙鹤也在心里算过,老狼的信誉度比较低说不定已经被她打入了风险成本,统筹考虑后仍觉值得一试也未可知。老狼心里当然知道自己绝无偿付的可能,反正吹牛不上税,索性把赏格往高里说,于是总有人的心理会承受不住欲望的冲击。被一万块诱惑和被一千万块诱惑带给人的心里感受是不一样的。在人的世界中,有人或许会视金钱如粪土,但又会被别的东西所诱惑,或古董书籍等所谓雅好、或家人的健康幸福、或别人的感激崇拜、或自己死后的名声(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向),真正无欲无求因而百毒不侵的人又有几个呢?这样一想,仙鹤也就不那么可笑了。

    The Wicked 世上的恶人并不都像老狼那般恶得晶莹剔透、光明磊落、豪气干云的,有些人是恶在骨子里的,外表并看不出来。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帮助的是恶人,而是帮助了以后才知道是恶人的。所以,不要用事后诸葛亮的态度来批评那些提供了帮助的人。助人或施恩其实是大有学问的。Ruth Benedict写的《菊与刀》里专门有一章讨论日本国民性中的报恩思想。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在这一点上很相似,对恩情看得很重,强调“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其本意是倡导知恩图报的社会新风,殊不知也会起到反作用。当一个人受恩过重,超出能报的限度了,这份恩情便成了他心头的重负,令他在自己的恩主面前感到抬不起头来。这时,他便有可能选择一种更经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就是与恩主反目成仇,恩将仇报,把老账一笔勾销,甚至有可能把恩主朝死里整,以期彻底消除心头的重负。日本的文化源出中国,所以这样的事例在中国也屡见不鲜,我就亲眼见到过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日本人还强调一点,不能违背别人的意志施恩于人,这样的行径如同强行放贷一样是会遭人痛恨的。有人说,我帮助他人确乎出于善心,但你只图自己发泄善心取得心理满足,须要考虑受恩者还有自尊心呢。佐贺的超级阿嬷说,最好的帮助是让人无从觉察的帮助。诚哉斯言。还有一点,某人接受帮助之时,总是落难或落魄之时,你施恩于他,同时也便使自己成了他这人生晦暗一页的见证。更加上人对冒犯自己的事情总有更强的记忆力,所以不要以为他发达之时只想着报恩,其实这往往也是他灭口加报仇的时候。发达得越是厉害,灭口加报仇的动机便越强烈。想想老狼没有吃掉仙鹤,真是替仙鹤感到万幸了。

    Escape Injury 现在大家已经很明白injury从何而来了吧,不仅是老狼生性要吃人,还有可能是他因为受恩而要吃人。那么面对如此残酷的世界,我们就不能帮助别人了吗?不,帮助人是可以的,但一要有正确的帮助观,二要有足够的智慧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保全自己。首先,施恩时绝不可有图报之心,往轻里说,动机不纯会令你的恩情贬值,成为功利的交易,这就不是施恩,而是市恩了。恩情的回报当在不经意时获取方能感受其甜美。中国戏曲中有不少老员外接济落魄秀才,秀才高中状元后回来搭救陷入冤狱的恩主的戏码,这其实算是为恩情的施与受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模式。施恩者不可记得,受恩者不可忘记,君子报恩,十年不晚,间隔越长,这份人情的温暖便益显珍贵。有智慧的人一是施完恩便离开,把这事忘记。如果没有和受恩者分开的话,也该在受恩的人发达之际离开。真要报恩的人,便是天涯海角也会找来,真心自然可见。不愿报恩的人,便是天天在他眼前晃也是无用。若不幸碰上的是那等欲恩将仇报的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呢?雍正的师爷邬思道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尽心尽力帮助雍正登上大宝,却在雍正登基之前抽身引退,最终得以苟全性命。若不是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怎么能在恰当的时机作出正确的决定呢?

http://www.zxsxw.com/sq/UploadFiles_4018/200611/20061130161719300.jpg

    以上便是隐藏在伊索小小寓言中的惊心动魄的智慧。

    那边那位问:“如果我是仙鹤,该怎么办呢?”

    “如果老狼恶贯满盈,那就让他去死,也算是天理昭彰了。”

    “那如果老狼罪不致死,而我又同情心泛滥,非想帮这个忙,怎么办呢?”

    “首先,奖金就不要想了。其次,你先把老狼喉咙里的骨头取出来,然后对他说:‘等等,我去帮你拿点消毒药水。’”

    “那我该上哪里去弄消毒药水呢?”

    “弄你妈个头啊,还不快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