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发黄鸡
白发黄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56
  • 关注人气:5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诗歌

翻译

文化

分类: 译作与文学创作

 

 

http://i2.cqnews.net/hljj/attachement/jpg/site82/20130618/bc305bcaa33e1329f15b16.jpg

Lying in a Hammock at William Duffy’s Farm in Pine Island, Minnesota

 

By James Wright

吊床上的浮生半日闲

作者:詹姆斯·莱特

 

Over my head, I see the bronze butterfly, 

Asleep on the black tru

标签:

诗歌

杜甫

苏东坡

陆游

王尔德

hazlitt

wordsworth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http://a0.att.hudong.com/06/47/01300000019916120057475894541.jpg

 

     昨天在读曾国藩的《求阙斋日记》时,读到了这样的一条:“读东坡‘但寻牛矢觅归路’诗,陆放翁‘斜阳古柳赵家庄’诗,杜工部‘黄四娘东花满蹊’诗,念古人胸次潇洒旷远,毫无渣滓,何其大也!余饱历世故,而胸中犹不免计较将迎,何其小也!沉吟玩味久之。”

    我读罢这条时,也是“沉吟玩味久之”。这三句诗,都是俗到了极处的。东坡以牛矢(通屎)这等不登大雅之堂的秽物入诗,陆、杜则以俚俗之极的地名人名入诗,然而细细玩味之下,这些诗句所呈现的意境却别有况味,一股醇和悠远的乡野之气扑面而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融泄泄,有品节有操守的知识分子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和对庙堂

标签:

菲茨杰拉德

《美与孽》

译文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http://t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mn5kk8HDfYgkLcKBLZsnGVkLGDBNb8TQZNWxHVI6cI7wpOrdyXA

 

    最近,为译文社翻译的菲茨杰拉德的《美与孽》终于完稿了。这本书的翻译前后拖了有两年多吧,项目刚谈的时候,后来成为此书责编的宋宋还在松江一边打发临毕业前的无聊岁月,一边和我们这几个搓人一起打乒乓呢。真是光阴荏苒,令人感慨啊。以下是我为此书写的译序,想着既然写了,就一稿多投一下,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发一下,也当是为即将出版的书做个广告,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届时找来看看,真的是挺不错的一本书。

 

标签:

王尔德

无足轻重的女人

戏剧

英国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http://img21.mtime.cn/mt/1061/67061/67061.jpg   

    这是王尔德戏剧欣赏课上讲的第二个剧,此剧的成就较之《温夫人的扇子》和《认真的重要性》绝对差了一截。其实这个剧写作于1893年,比《温》还晚了一年,却不知怎的,除了对白不乏精彩之处外,在剧情和人物方面都乏善可陈,是一部典型的有句无章的作品,以至于我一直有个错觉,觉得王尔德是在先写了《无》之后,再在总结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出了升级版的《温》。不去管它了,且让我们还细细品味这部剧中的精彩台词吧。

 

第一幕

 

---Have you any country? What we should call country?

   你们那儿有乡下吗?就是我们这种乡下?

---We have the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Lady Caroline. Th

(2010-10-28 10:47)
标签:

吉卜林

勇敢的成长

成长

航海

捕鱼

鳕鱼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http://t1.gstatic.com/images?q=tbn:zllVPleT0ModPM::&t=1&usg=__mFCYnoVYrNpNRGUfQpsyWQY-ba8=

 

 最近完成了

标签:

雷蒙德-卡佛

《大教堂》

短篇小说

评论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http://cimg2.163.com/catchpic/8/89/89A795EC52F84DEB08C127A8BB63253F.jpg

 

    《软座包厢》是《大教堂》中的第四篇,讲的是发生在迈尔斯旅途中几个小时内的故事,短短十二页的一个故事,却讲得意蕴深远、意象丰富,让人再次感受到卡佛浑厚的笔力。下面还是按老规矩先大致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八年前,迈尔斯在与妻儿大吵一场后离开了他们。八年后,他意外地收到了儿子的来信,告诉他自己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上大学。往事顿时涌上心头,在各种矛盾情感的冲击下,他写信告诉儿子自己正好想去欧洲度假,问儿子是否想在斯特拉斯堡车站一见。在收到儿子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就开始了欧洲之旅。在到达斯特拉斯堡之前的几个小时,迈尔斯心情激动,无法入眠,就到车尾去洗了一把脸,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买给儿子的名贵手表不见了。他遍寻不见,心情大坏。车到斯特拉斯堡,他突然怀疑起自己此行的意义来了,于

标签:

宫部美雪

侦探小说

《火车》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W020090814259387780013.jpg 

 

     侦探小说看多了的一个后果就是精彩之作越来越少,平庸之作越来越多。即便是那些名家,水准也是参差不齐。岛田庄司的旅行三部曲只能算是中下,《死亡概率2/2》就像是一部报告文学,让人怀疑他简直是在和读者开玩笑。东野圭吾的《变身》和《宿命》也略显单薄,但总体水准维持得比岛田要好。京极夏彦的长与怪总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味道。绫辻行人(他是宫部美雪的同龄人)的《咚咚吊桥坠落》和《雾越邸杀人事件》,前者用的是我很不喜欢的叙述性诡计,后者在最后的解说时也有点不够过瘾,其实他的《馆》系列中也只有《钟表馆》是真正精彩的,其他都很一般。最让我失望的是埃勒里·奎因,除了名声赫赫的那几部,比如国别系列中的《希腊棺材之谜》和哲瑞·雷恩系列中的《Y的悲剧》外,都是不看也罢的泛泛之作。所以,当遇到一部真正的优秀作品时,心里的感觉是十分明晰的,很容易就能通过以前读过的诸多作品给它以准确的定位。最近偶然买了一本宫部美雪的《火车》,细读之下大喜

标签:

《大教堂》

雷蒙德-卡佛

《保鲜》

生活

腐蚀性

思想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http://www.hfldsp.com/UpLoadFile/20071120014732213.jpg

 

     读完《大教堂》中的第三篇《保鲜》,真是为卡佛能找到坏冰箱这样一个对生活的妙喻而拍案叫绝。先来看《保鲜》的故事吧。珊蒂的丈夫失业了,才三十一岁的人,装模作样地找了几天工作以后就整天窝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电视了。珊蒂还爱着她的丈夫,所以虽然心里替他着急,嘴上却始终不说,仍然给他打气。她把丈夫的情况跟同事说起,同事告诉她自己有个亲戚四十岁就整天躺在床上不下来了,一躺就是二十三年,现在还活着。珊蒂一听吓坏了,她可不想自己的丈夫也是这样。然而她的丈夫却越发懒散,除了开关电视之外都不从沙发上下来了。一天,珊蒂回到家里,发现冰箱坏了,里面的东西都化了,她忙着收拾冰箱里的东西,差点想对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丈夫发作,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两人商量对策,准备到拍卖会上去买一台冰箱,丈夫却因为从来没去过这样的拍卖会而不想去。珊蒂一边炸猪排,一边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由父亲带着去拍卖会的景象

(2009-02-04 16:07)
标签:

王尔德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http://img1.mtime.com/mg/2007/35/f84c04db-0a8c-422b-b9dc-a63ff97eca24.jpg

 

     几年前写的一本讨论王尔德文艺理论的小书最近终于快要出版了,这两天看校样的时候对自己感到莫名惊诧,原来自己也能写出这种让普通人看不大懂的东西来。我望着这些文字,感觉是那么陌生,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炮制出来的,只依稀记得坐在电脑跟前的焦虑,那种感觉简直就是写博客的另一端。回头看看,只有一个后记写得比较直白素朴些,遂决定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对这件事的一个纪念吧。

 

    中国人讲究盖棺论定,这其实也说明了当一个人在世时要想能给予他公正的评价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那么,当一个人死去,他的棺就能盖上了吗?恐怕未必。至少当1900年11月30日,一个新的世纪就要到来前夕,王尔德在巴黎的小旅馆中去世时,对他一生成就的“论”才刚刚

标签:

伊索寓言

独立人格

文化

分类: 《伊索寓言》深解

http://pic4.sdnews.com.cn/NewsImg/2008-4-6/F200804060855083189525989.jpg

故意找了一张不安全的大石头的照片,不过狼在下面反倒更害怕了。

 

     有个小孩爬到了一块很安全的大石头上,对一头路过的狼肆意奚落嘲弄。老狼很酷地对他说:“孙子哎!我才不来跟你置这闲气呢!要不是你站的那个位置,你敢跟你爷爷我叫板吗?!”(Coward! Don’t think that you can annoy me.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t’s not you who’s taunting me, but the place on which you’re standing!)

    如前所言,老狼在伊索的故事中从来就不是个反面人物,他是一个平面的符号,伊索用他来折射人们面对他时暴露出的种种短处。在这则寓言中,小孩因为站在了绝对安全的位置上才敢对狼奚落,所以要被老狼骂了。

   &n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