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关机一小时”意义大于形式
(2015-05-06 14:04:57)
标签:
娱乐手机智能奴隶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每天关机一小时”意义大于形式
王传涛
过度使用移动电子产品已经影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个人健康。日前,全国妇联等发布调查报告显示,晚上玩移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高,婚姻满意度就越低,因此全国妇联呼吁每天关机一小时,多与家人相处。(5月5日《长江商报》)
在智能手机时代里,大屏与WIFI成了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一方面,我们从中得到了大量的信息,得到了无数的便利;另一方面,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也都成了“手机的奴隶”,从早到晚,从办公室到家,从餐厅到厕所,我们都在发疯式的玩手机——难怪苹果手机被人习惯称作“爱疯”。家庭聚会时,手机则成了制造“世界上最遥远距离”的罪魁祸首。此语境之下,笔者特别支持全国妇联发出的“每天关机一小时”的倡议。
前段时间,某招聘网站针对全国28个城市白领日均玩手机时间进行了排行,北京位列第一,西安则以日均玩手机6.15小时位列第2位,上海以5.45个小时位列第三。在这份排行榜中,绝大部分城市市民玩手机的时间超过3小时。同时,美国最新一项调查指出,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34次。看到以上数据,还有谁能肯定的说,自己没有患上“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之于当下社会伦理与工作生活的冲击显而易见。一者,我们失去了和别人打交道的热情和能力。正如调查中显示,73.3%的被调查者的智能手机24小时开机,43.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在家庭聚会中各自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与配偶相处时,人们也难以放下手机,毫无疑问,手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所有家庭的“电子情敌”。二者,手机还模糊了我们工作和休闲的界限,让我们无法再集中精力做事。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来去攻坚克难,如果精力无法集中,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便会受到影响。
“关机一小时”的倡议,对克服“手机依赖症”的意义大于形式。首先,这不具备任何的强制性,没人要求必须要关机,尤其是对于上班族来讲,关机的做法可能会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其次,相关部门只想通过这个倡议来告诉世人,手机确实让我们远离了现实生活,离开手机生活几个小时,天塌不下来,并且生活可能会更美好。
“关机一小时”的倡议也可以有许多“变种”。比如,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交出手机,叠在一起,谁忍不住先碰了手机,谁就要为这顿饭买单。比如,家里的WIFI,要定时断电。再比如,每到周末都可以延长关机的时长……没有人否认现代科技的卓越与便利,但是,请注意的是,在人类与电子产品两者之间,人类永远是主人,而不应该成为奴隶。
载《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