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旅游乱象不能回避“门票依赖症”
(2015-04-03 09:25:37)
标签:
旅游门票景区国家旅游局旅游市场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整治旅游乱象不能回避“门票依赖症”
整治旅游乱象不能回避价格高企现象
王传涛
4月2日上午,国家旅游局通报了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有44家A级景区被摘牌;9家5A级景区被警告;沈阳植物园景区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还有12家旅行社被吊销经营许可证,33家旅行社停业整顿。接下来,国家旅游局将组织开展第二轮整治,重点查处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违法一日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4月2日《新京报》新媒体)
诸多景区被摘牌、多家4A景区被警告、许多旅行社也被整顿,这给人以大快人心的感觉。对广大旅游爱好者而言,这是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长期以来,许多景区都存在店大欺客、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国家旅游局官方评语)的现象,对此国人可谓投诉无门。除了媒体曝光这一条路可走外,几乎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
新的《旅游法》于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国家旅游局及各地旅游部门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既是对新《旅游法》的一次贯彻落实与精神普及,也是对广大国人旅游爱好者负责任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这次整饬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据国家旅游局通报,今年春节假期,旅游投诉数量下降60.5%。
更可以期待的是,接下来国家旅游局及各地旅游部门还会进行第二轮整治,重点查处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违法一日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近年来,低价游、违法一日游确实大量存在。宣传到这个景点,最后却被领到了另外一个景区;说是价格公道实惠,到了却还要加价……这些现象也确实需要大力整治。但是,无论是第一轮整治,还是第二轮整治,公众都没有见到针对另一外旅游市场大问题的回应——各景区门票价格高企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各旅游景点基本都齐刷刷地迈入了“门票经济”。就连之前一些免费的景区如凤凰古城等景区也圈地取起了门票。对此,有网友还调侃称,建议北京等旅游城市,都圈上一个大门来收门票,进城市里面的景区也要收门票……因此,对于国人而言,最闹心的问题其实就是:门票、门票和门票。
门票经济大行其道,管理者总能找到一番托词:收门票,是为了提高服务;收门票是为了控制景区人数,是为了确保旅游质量。可是,现在看来,以上这两点都站不住脚了。国家旅游局第一轮整治的就是旅游市场混乱、旅游服务质量差的问题,这说明门票价格和服务质量提升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同时,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急剧膨胀,收门票以控制人数的做法,也便只剩下了圈钱这一个目的。
《旅游法》第43条明确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应该说,如果不针对景区门票价格高企现象这一问题进行整治,所谓提高旅游质量就永远是舍本而逐末。
而关于景区免费,无论是三峡大坝,还是杭州西湖,都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天下所有景区——放弃门票经济,不仅不会让这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减少,而且,还因为取消了门票而招揽来更多的游客,之如宾馆、餐厅、纪念品市场,都会受益。仅仅依靠门票经济来发展旅游事业的单一模式,将越来越不受游客们所待见。因此,降低或取消景区门票,受益者不仅仅是游客,整个中国旅游市场也将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