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地产调控体现尊重市场规律的定力
(2014-12-15 13:46:30)
标签:
房产市场规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力政府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不提地产调控体现尊重市场规律的定力
王传涛
12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敲定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5项主要任务。其中,有关房地产调控、保障性住房的字眼只字未提。值得注意的是,2011、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澎湃新闻12月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都只字不提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处理权力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定力可见一斑。这是一种价值回归,是权力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如果说许多人会对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提楼市调控感觉到讶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不再提房地产调控,则已经让公众慢慢适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应该说,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并且,现在这个精神已经逐渐在许多经济领域落地。包括对相关垄断性服务与商品的价格市场化改革,更包括对房地产市场自身规律的尊重。
客观说,房地产问题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百姓的居住权是不是能够实现,关系到恒产恒心、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在今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也曾提到,“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但是,越是重要,政府就应当越理顺自己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是管还是放,如何管又如何放,显然都是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在房地产这个行业中,市场规律是非常强势的,失当的政策调控有些时候未必就能达到调控的预期,甚至有时候,政府的调控还能被市场规律报复和还击。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政府对房地产可谓政令频发。国十条、国八条、国五条、新国五条和国六条,各种“条”层出不穷,限套数、限房贷、限公积金,各种“限”也是花样百出。甚至于住建部还与各地方政府签了房价下跌的“军令状”,但是,除了见到了一些短期效果外,房价在那几年时间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反还成为房价涨势最猛的时节。这说明,如果政府处理不好与市场的关系贸然进行干预,不仅得不到降温楼市的效果,有些时候还能够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当然了这也离不开各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创造政绩的现实。
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政府的归政府。房地产行业的市场规律,需要政府的充分尊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实现百姓居住权的问题上就无能无力。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政府要考虑的就是要做好权利保障和公共服务层面的东西。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我们也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缓解住房困难。”显然,新一届政府在实现公众居住权方面找到了自己的角色与位置。
现下,房地产市场仍然在持续降温。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0589元/平方米,环比、同比再次双双下跌,环比连跌7个月至0.38%。当月的百城房价同比下跌1.57%,跌幅较上月扩大1.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超过八成城市的房价已回调至一年前水平。这对广大百姓尤其是有购房需求的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虽然有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刺激楼市的政策,放宽了房贷的条件,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也仅仅限于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