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废止2000多年盐业专营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014-10-31 09:34:46)
标签:

财经

盐业

食盐

制度

市场经济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废止2000多年盐业专营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废止盐业专营是市场经济的进步

废止盐业专营为打破更多垄断提供镜鉴

王传涛

1029日,发改委通过第七套盐业改革方案,规定自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允许跨区经营。1996年,中国为保障食盐加碘开始实行盐业垄断,但随着发展弊端日现。2001年,盐业改革开始推行,截至2009年共提出六套改革方案。(1030日《京华时报》)

 

废止盐业专营,首先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这意味着自汉代建立盐铁专营制度以来,我国盐业专营制度在走过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后,终于面临即将走下历史舞台的那一刻。此外,现代人谈论废止盐业专营制度,更多的一些现实考量。这意味着自2016年始,从A省买盐到B省使用不再犯法,市场上的盐也将不再是品种单一,可能品种多样,说得直白一些,可能意味着“买盐像卖菜一样”。显然,这是能够给民生带来福祉的。

 

笔者认为,这是中央政府尊重市场规律,不断“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型的必然,更是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的表现,也必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更能为其他垄断行业进行打破垄断的改革尝试,提供可以参照和学习的经验。

 

之前,我们总是强调食盐专营的重要性,比如,它是战略物资,人不能离开盐而生存;比如,可以通过对食盐的专营进行全民补碘;再比如,食盐专营能够保持物价的稳定,可以确保政府的税收……然而,在经济发达的当下,食盐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都与古代社会不能同日而语,食盐的战略重要性也在一点点被淡化。同时,食盐对于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的贡献,也在呈现降趋势。而且,专营也不是食盐安全的必要前提。现在,再用以上理由为专营体制辩解,已经说不过去了。

 

废止专营食盐,尊重了市场规律,也尊重了消费者的权益。全国“一刀切”进行补碘,对许多地方的居民而言,未必得当,很有可能出现补碘过度的情况。而且,垄断体制之下,食盐的种类太过单一,消费者面临的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尴尬境地。在成本问题上,我国民众吃盐的成本也位居前列,成本为5毛却能卖到2.5元的食盐,已然构成了行业暴利。毫无疑问,这就是在对公共利益进行盘剥。

 

盐业专营制度废止之后,相关监管职能转移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笔者认为,放弃盐业专营不等于放弃监管。对于食盐这种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的大众化物品而言,相关部门还至少要做好以下两个工作:一是,在专营制度被废止后,食盐的价格可能会千差万别,一些“低钠盐”、“无碘盐”等“概念盐”可能会冲入市场,价格也可能会无限拔高,那么,相关部门至少要保证低价盐的供应,这要满足普通老百姓的使用需求;二是,安全问题大于天,食盐的安全问题不能放任自流。

 

更要看到,除了盐业专营这样的恶体制,我国在许许多多的领域,都还存在这样的垄断经营模式。问题最为集中的几个领域为:烟草、金融、石油及化工、铁路……盐业专营制度的废止,至少说明以下事实——很多看似没有破绽、高大上的垄断理由,其实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都根本不成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