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屌丝生存报告,你属于屌丝吗

(2014-10-30 16:56:38)
标签:

房产

民生

北京大学

社会

洁癖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看屌丝生存报告,你属于屌丝吗

王传涛

1029日, 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了全国首份《屌丝生存现状报告》,报告显示:屌丝平均薪酬2917.7元,72.3%的屌丝觉得自己活得不开心,屌丝们平均每个月给父母 1076.7元。调查自2014 91 日至101日,共回收问卷 213795 份,覆盖 50 多个大中小型城市,全面反映职场基层人士的生活状况。通过计算,报告得出了不同城市、省份、地域、行业等的屌丝指数。(1029日澎湃新闻)

 

客观来说,许多人对“屌丝”一词是并不认可的。一者,这个词不“雅”,二者,该词起源于有自我戏谑风格的“大帝吧”,出身并非是“高大上”和“根正苗红”的那种,可谓出身不好、来路不正。另外,在今年8月份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屌丝”一词也被拒之门外,而“吐槽”、“土豪”却被选中。因此,这一网络用语在许多媒体上,是很难登上版面的,也不容易被一些传统知识文人认可。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从“屌丝”现在的使用来看,范围已经非常之广,并且,也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贬义。在网络上和生活中,许多自称“屌丝”的人士,只是一种自谦。即便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也经常用这一词来形容自己。应该说,“屌丝”代表了一类人,这类人没有很高的收入,没有固定资产,生活处于城市的底层,精神迷惘,苦苦奋斗却找不到出路……

 

再者,我国最优秀的学府、堂堂北京大学,似乎也应该保持一份格调。但是,在笔者看来,站在民生角度,北京大学做一份关于“屌丝”的生存现状学术报告并非是不务正业、自降品格,而是贴近民生、服务民生的体现,而这种学术态度放在当下,应该是一种稀缺品。是学术研究真实反映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成果体现。

 

细细看一看该报告的内容,相信许多读者都能感觉到社会的悲凉与民生的残酷。月收入不到3000,还要给家里寄生活费,多为单身,没有固定住房,无车,加班次数多,许多人认为自己心理上已有疾病、多数会上网、网购会成为最主要的消费模式……应该说,这样的一份报告,它是有良心的,有温度的。这份报告反映了生活角落,触探到了生活的犄角旮旯,反映了社会的真实情况。

 

退一步讲,即便你对“屌丝”一词仍然持有偏见,在看到《屌丝生存现状报告》这样一份真正能够反映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现状的民生报告之后,也应该放弃“形式”或“称谓”上的偏见,而体量相关调查研究人员的学术态度与良心。从某个角度而言,“形式”或“称谓”比起内容,确实有些不太重要。

 

我国古代学人早就有“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其实也就是学术要接地气儿。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真实反映社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社会现实服务,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然而,当下一些学术研究,似乎非高大上的项目不足在研究,还容易患上语言上的洁癖和道德上的洁癖,认为学术研究总要为某种正确服务而不为正义服务。相信这也是我国学术圈的能力和公信力双双下降的一个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