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材年年换比“删古体诗”更虐心

(2014-08-27 08:16:10)
标签:

育儿

古体诗

一年级

课本

课文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教材年年换比“删古体诗”更虐心

王传涛

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25日,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寻隐者不遇》、《登鹳鹊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826日《新闻晨报》)

 

新的学期,新的气象,包括会有新的吐槽气象。在上海,因为一年级语文课本删除了仅存的8篇古诗,而遭到了不少家长和网友的反对。在某门户网站进行的“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你怎么看?”的调查中,超过73%的人反对删除古体诗,有22%的人选择了支持删除古体诗,有大约5%的人选择“说不好”。

 

首先要肯定的是,《寻隐者不遇》、《登鹳鹊楼》、《夜宿山寺》等几首古诗,在国人的心目是占有非常重的地位。这几首内容简单、容易背诵的古体诗,完成了对绝大多数国人的诗歌启蒙。直到现在,对于这几句唐诗,许多人仍然能够朗朗上口。因此,当小学一年级课文删除古体诗之后,绝大多数网友是持反对意见的。

 

然而,有一些问题必须要厘清。这是一年级教材删除了古体诗,还是上海市所有的小学语文课本都删除了这几首诗,在这些小学生读二三年级的时候,他们会不会遇到这几首诗?如果他们在二三年级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古体诗,我们现在进行的批判,就没有任何意义。

 

另一个问题是,古体诗放在小学一年级课本之中,到底合不合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能不能完全体会古体诗带来的意境和深韵,还存在一些争论。应该说,背诵和考试,从来都不是目的。幼儿园学生,都能背诵的诗歌,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自然也不是问题。但是,如果真得既能读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境,恐怕还得需要更大的年龄。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当年上小学时,在遇到古体诗的心情:究竟是有发自内心的喜欢还是感觉这玩艺确实比较难?至少笔者回想学习古体诗的一些感受,应该是很痛苦的,当然了,这样的痛苦感受,并不影响我们去背诵并在考试中拿一个好的成绩。

 

一年级的学生,到底有多少认识能力?有一种答案是这样说的:能够了解数字的大小差异,简单的计数和20以内的加减,对整体和部分有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就问题提出疑问或思考,能简单的识字和阅读年龄段以内的书籍,具有读过的童话故事书可以简单的复述能力。客观来说,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给他们学习过多难的东西,很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不可忽视的是,关于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的相关课文,总能激起部分人士关于“国学”或“经典”的热情。而中小学语文课文中无论是删鲁迅,删水浒,还是删文言文,也都会让广大网友感觉“教育很受伤”,许多人也都患上了“删除敏感症”。但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上,每一代人都应该有每一代人的教育经历,现在的小学生,必然无法复制我们当时教育经历。而这一代人,以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接受完教育之后,未必就逊色于正掌握话语权的80后、70后或60后。

 

或许,真正应该吐槽的是,当下的中小学教材尤其是语文课文,基本是“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变”,似乎成了一个“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问题。近日,更有不少老师质疑“新课改”下,年年更换教材内容,不仅折腾出版,还折腾老师学生。对此,基本还处于垄断经营模式的教育出版机构,或许应该反思反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