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疑“骑摩托下乡”更质疑无节操“点赞”

(2014-08-15 10:52:29)
标签:

心连心

节操

网友们

摩托车

摩托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质疑“骑摩托下乡”更质疑无节操“点赞”

王传涛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扬州仪征市委书记骑摩托车到真州镇走访,并称赞这种做法是“当地街头干群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一道亮丽风景”,还附上了图片。但有网友质疑是作秀,并指出包括书记在内的4个人均未戴头盔,属于违章行为。13日傍晚,记者联系到了仪征市委书记程希,他回应前段时间确实骑过摩托车下基层,当时是否戴头盔不记得了,不过自己有摩托车驾驶证。(814日《现代快报》)

 

领导下乡,还是低调为好!这是笔者在“仪征市委书记骑摩托车到真州镇走访”被质疑后再一次得出来的“警世恒言”。事实证明,如果领导下基层、扫马路、坐地铁或公交没有“打好草稿”、提前准备工作未作充足、考虑不周全、摆拍时的画面没处理好里面的细节,遭到网友们的质疑,再所难免。而且,总有一款质疑适合你!

 

“骑摩托车下乡走访”,现在至少遇到了以下质疑:一是,驾驶人没有戴头盔,驾驶人应受到罚款50元,驾驶证扣2分的处罚;二是,摩托车没有年检,交强险也过期了,应该记3分,罚200元,可并处暂扣车辆,还可以处以保险费用两倍的罚款;三是,驾驶人说有驾证,可仍然有网友让他晒摩托车驾驶证,不晒就可能说谎;三是,骑车就骑车,可4月份最早的照片显示,后面还停着一辆卡车和一辆骄车,这似乎让网友们找到了证据;四是,据说还有一辆被质疑为电动车,有网友质疑,充满电了吗,能回得到市区吗……质疑还有许多,反正,对于这位骑摩托下乡的领导而言,可谓“防不胜防”。

 

种种质疑,其实都并不是大家玩的“找碴游戏”,而且,都是有理有据有节。用网络上流行一些的话就是,“我读书少,可别欺骗俺”。面对这些质疑,当地官方想必也不能多说什么,而且,无论官方怎么说,都似乎无法自圆其说。常识在这里摆着,背离了常识,只能承认理亏。逻辑发展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也产生了:网友和公众为什么非要为这样一出“小事”较真呢?而且,较起真来,还有些没完没了?

 

说到底,公众和网友其实不是在质疑领导下基层这件事本身,而是质疑背后的无节操的“点赞思维”。见到领导骑个摩托下乡,就说“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还“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么,领导坐公车时、坐办公室时、开会时就不是“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了吗?难道这么多年,就只“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了这一次?同时,老百姓骑电动车、摩托车,就不美吗?见到领导下基层的新闻,马屁马上就拍了上去,连脑子都不过,媚态十足到逻辑不通,这样的思维怎能不讨人厌。

 

地方领导下基层走访,应该是一种常态。当下,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不需要夸,也不需要批评,只当平常事来看。可是,你非要夸,网友们就感觉受不了;你夸的越猛,网友们质疑的也越猛。也就是说,本来就应该朴实无华,你非要说得天花乱坠,那么,网友们就给你这个天花乱坠扒扒皮,你认为的满满的正能量,最后也变成了一个个无法圆场的负能量。

 

这和前段时间某地方县领导打摩的去开会一样,真正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骑了摩托或是坐了摩的,而是,在一些基层政府那里,领导仍然是有专车的,公车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完,一些地方甚至还没有开始动手,而且,其他特权也都存在。这么多特权的存在,都不是“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赞歌唱得再大声、再抒情、再投入,也不过是满地狼藉的闹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