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子弟必须接班”的愚昧和狭隘
(2014-05-21 08:55:20)
标签:
思维萝卜程度特权心态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石油子弟必须接班”的愚昧和狭隘
王传涛
近期,上市公司中石油旗下最大的、最“古老”的油田公司——大庆油田出台新招工政策:老职工的子女如毕业于“二本”非石油专业或“三本”将无法直接“接班”,而要通过考试。部分职工及其子女集体表示反对。这是那个以王进喜为标志的激情迸射、高歌奉献的遥远年代,与推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当下时代的一次对撞。(5月20日《新京报》)
在人才自由流动、企业自主招聘成为自然常态的语境下,看到大庆油田的接班制度,有种恍恍惚惚穿越到二三十年前的感觉。但是,在大庆油田,这就是现实。在这里,几乎在所有老职工的内心里,都有根深蒂固的接班思想:老子打江山,子女就要坐江山;老子创业,子女当然要继承事业。而且,人人以“石油子弟”自居,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子子孙孙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笔者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愚昧和狭隘,是特权思想作祟的表现。
与大庆油田职工普遍存在的“接班思想”形成对比: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文,要求促进公平就业,其中规定,“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而且,我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达到727万人,创历史新高。如果接班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到就业公平。
对于“石油子弟”而言,必须要搞明白一件事,大庆油田属于中石油即属于国有企业。既然是国有企业,大庆油田就应当是国有资产,而不是集体资产,更不是哪家哪户的“家业”。由此而论,“我们创业子女继承”就完全是荒谬之论。并且,创业固然艰辛,也确实出现并存在令人可敬的“大庆精神”,但作为国有企业职工,一方面出于职责所在,另一方面也拿了薪水,把自己的创业当成是孩子接班的理由,就更不当了。
现代社会中,人才应该是自由流动的。家长们固然可以把自己的子女放在身边,并安排好工作,但谁也不能保证大庆石油作为一个能源企业就可以长盛不衰,永远盈利。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而石油的存储量又是有限,大庆油田总会有采光的那一天。让子子孙孙永远吃这一口井,在常理上,也不能说得通。并且,最近有媒体报道说,现在大庆油田开采出来的原油中有90%的成分是水,油质已经非常一般。让孩子留在油田工作,恐怕也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广阔天地,大有所为。让自己的孩子去更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出一番事业,也可能比在这片黑土地上作茧自缚更有收获。
说白了,子子孙孙为“石油子弟”的心理,固然有一部分是属于引以自豪的“大庆精神”,但也是身处垄断性央企的傲慢心态。大庆职工让孩子接班不过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从中石油这样的垄断性体制中分得一杯羹。貌似合理的“子子孙孙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朴素情怀,在很大程度就是就贪恋体制、迷恋特权的表现。
这种接班制度,在我国诸多行业领域非常普遍。不仅仅是石油系统,包括其他一些福利好、效益好的行业系统,比如银行、煤炭、电信、烟草、食盐等相关领域,甚至于前些年的事业单位乃至于行政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的接班制度。随着接班的合理、合法性被越来越透明招聘所否定,“萝卜招聘”、“因人设岗”等现象也便层出不穷。而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既需要严格执行公开透明的招聘政策,也需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需要每一位国企职工剔除特权思维。
载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