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亚鹏善款事件:裁判去哪儿了

(2014-02-26 08:56:24)
标签:

杂谈

悲剧

基金会

笔者

日下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李亚鹏善款事件的最大问题是“私斗”

比李亚鹏不公开更糟糕的是“这是一场私斗”

李亚鹏善款事件:裁判去哪儿了

王传涛

23日,李亚鹏通过《财经》对周筱赟对善款去向、医院私产、信息公开等质疑作出回应。24日下午540分,周筱赟再度向李亚鹏的回应发起质疑,发表声明称:“我揭露李亚鹏更重要的原因,是想通过李亚鹏这个个案推动制度建设,即公益组织的强制财务公开制度。道德是靠不住的,必须靠法律来规范公益。”(225日《南方都市报》)

 

李亚鹏的嫣然天使基金会的财务问题,在周筱赟一个人的穷追猛打之下,并没有呈现走向更加公开透明的趋势。这场“争斗”,似乎朝着无疾而终的方向发展下去了。周筱赟不停在发问,李亚鹏不停地在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几个回合下去,并未见胜负。

 

周筱赟一直在问:善款去哪儿了?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一事件中,除了要追问善款去哪儿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裁判去哪儿了?很显然,如果没有裁判,双方的争论很可能就会像“鸡”和“鸭”之间的争论一样进行下去,各说各话,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问题是,无论是辩论,还是拳击比赛,都是需要裁判在场的,那么,谁应该成为这一事件中的裁判?

 

嫣然天使基金会的上级组织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因为《嫣然天使基金管理规则》第六条规定,“嫣然天使基金接受的所有捐款,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均开具财政部统一监制的公益事业捐赠专用收据。”因此,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公募性组织的上级部门中国红十字会就应该站出来说话。或者,责令嫣然天使基金会公开更加细致的财务报表,或者自己站在“护犊”的角度为李亚鹏美言几句,或者,把自己对嫣然天使基金会开具的发票数额晒在阳光之下。然而,这个裁判一直没有发声。或许,红十字会的选择是明智的,在公知面前晒财务,红十字会可能都自身难保,还不如闭口度日。

 

还有没有别的裁判?当然有。比如,地方政府的审计部门或是社会上的审计所;再比如,慈善事业属于民政系统统一管理,那么,地方民政局或是民政部是不是也应该介入进行调查?……占领道德的高地时,许多部门都勇于争先,然而,在处理棘手问题时,却总是绕着走、躲着走。生怕引火上身,索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两耳不闻窗外事。

 

没有裁判,比不清楚善款去哪儿了更可怕!这说明,我国相当一大部分的慈善组织是没有人认领的弃儿或是孤儿。相当一部分的公募组织,并不是独立的法人,没有独立的公章和财政权力,但上级主管部门,一方面自己都陷入公信危机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又往往习惯于噤声的状态,认为只要不开口,过几天事情就了结了。

 

没有裁判,公正和信任就会缺席。这让我想到了“最苛刻的捐款”。2011年,富商曹德旺把2亿资金捐给中国扶贫基金会,但有这样的前提要求:善款下发之后,将由评估机构随机抽检10%的受助家庭,如发现不合格率超过1%,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对超过1%的部分予以30倍的赔偿。显然,曹德旺是不信任慈善体制的。连个真正的裁判都没有,我国慈善遇到的问题已经远远不是哪一个组织的问题了,而是公众已经锁定了“天下乌鸦一样黑”的结论。

 

没有裁判的中国慈善,在根本上失去了建设透明慈善的推动力,缺少了正规的监督者和管理者,中国慈善的透明与否、正轨与否,都似乎只能依靠于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媒体人或所谓公知来进行“唐吉可德对抗大风车”式的挑战。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载深圳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