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千万亩受污染耕地到底在哪里
(2013-12-31 09:04: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5千万亩受污染耕地到底在哪里
王传涛
30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透露,“我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五千万亩左右。过去出现过镉大米的新闻报道,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严格制止。下一步为解决土地污染问题,国家每年将拿出几百个亿,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的试点。”(12月30日新华网)
污染正在全方位迫近,空气、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地,无所不受到侵袭……可是,各种污染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有一些污染看不见摸不着,比如土地污染;而有一些污染却无法让人做到“熟视无睹”,比如雾霾——虽然雾霾挡住了风景和前进道路,但雾霾却因为极强的“可视性效果”成为了首先要治理的污染。这不,在压力之下,国务院于今年9月份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比之下,地下水污染和土地污染,可能会因为消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而愈演愈烈。
土地污染或者说耕地污染,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一方面,“镉大米”事件的层出不穷告诉我们,土地污染早已经让一些地方的农产品重金属化;另一方面,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环保局也都进行过相关方面的调查,并且,不只一次在一些公开场合透露过我国土地污染的严重性。现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再次透露出了我国有“5千万亩受污染耕地”这样一个数据。问题就来了,既然土地污染这么严重,公众就有理由知道,到底是哪些土地受到了污染?自己,是不是就站在一片重金属上?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这些信息一直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而且,即便是所谓的官方数据,似乎也有打架的现象。2011年10月25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的正式报告中公开表示,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到底是受污染的耕地是1.5亿还是5千万亩,公众已经描不着头脑。到底该信环保部,还是该信国土部,竟然成了一个问题。
今年年初,北京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不料在一个月之后,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而有报道称,早在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土资源部就曾联合做过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但污染数据至今没有公开。我的疑问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大地上,土壤的干净与否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政府部门公布土地污染信息,是对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尊重,难道有什么隐晦性的东西比老百姓的健康更重要吗?
不公开土地污染信息,也是违法的表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规定,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或是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土壤污染的相关信息,显然应当公开。再者,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款规定,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情况,属于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土壤污染信息,也应该被环保部和国土部列为公开内容。
土地污染不是小事,甚至人命关天。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知道他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基本状况,不应该成为难事;相反,如果政府部门拒不公开,政府部门在公众那里丧失的公信力将可能远远超过土地本身带来的危害。再者,有信息、有数据,才会有解决和应对的方案,政府部门都不能公布相关信息,又何谈对土地污染展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