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限号”救不了被购房政策绑架的婚姻
(2013-07-09 09:58:51)
标签:
裂痕骗子市民时候人生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离婚限号”救不了被购房政策绑架的婚姻
王传涛
“楼市有风险,离婚需谨慎。”今年上半年,上海、青岛陆续在婚姻登记处贴出了这样的告示。在南京,因为房子限购、孩子上学等种种问题,不少夫妻也遭遇离婚困境。为了应对汹涌而来的离婚潮,南京主城办理婚姻登记业务量最大的鼓楼区婚姻登记处,遇到人多时,不得不临时启用离婚“限号”措施,即排队预约领号牌,当天的号全都发放完毕,超出的第二天再来排。这也是南京首次对离婚实施“限号”政策。(7月8日《现代快报》)
不限号,无生活——这是一个被称作限号和摇号的时代。交通拥堵,汽车被限号了;车辆太多,私家车上牌被摇号了;经适房和廉租房得公平分配,摇号政策也被引了进来……现在,离婚率大有上升并且有点拦都拦不住的势头,地方政府也不出意料地对离婚进行了限号。可是,“离婚限号”政策,能不能拉下直线上升的离婚率呢?折腾式的婚姻,会因限号而幸福吗?
“离婚限号”的政策,并不符合《婚姻法》中“婚姻自由”的精神。即便你打着为家庭和睦的旗号来限号,婚姻里的悲欢离合也并非“难断家务事”的公权力所能左右。在现实中,购房是唯一的硬道理;在以家庭为单位的限购令中,离婚恐怕也会慢慢变成实实在在的“刚性需求”。为孩子上学也好,为改善住房条件也罢,能够买到房子永远是这个时代里最现实无比的梦想。而“离婚限号”则显得很是尴尬和无奈。
高离婚率,已经不是传说。民政部日前发布《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共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有310.4万对,2012年离婚率的增幅超过结婚率增幅。这意味着我国的离婚率已经连续7年呈现递增走势。尽管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家庭的拆分都有各自一大堆的理由,但是,当社会的公共政策确实能够影响婚姻的状态时,我们就必须质疑该公共政策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一面是政府义正言辞但好像不太好使的“限购令”,一面是有条件市民对于购房的“刚性需求”,现实的逼仄与婚姻的幸福,总有难以拎清的联系。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房子不限购,房价定然还会以更大的幅度来报复社会,对于中低收入者而言,城市居住梦想就会一直是个“骗子”;如果房子以家庭为单位限购,则有条件购房的家庭也会成为“离婚购房”的受害者。综合起来,便是这样一句话——人生和家庭之幸福,总是被房子和政府政策所绑架,至于真正自由的幸福,恐怕只可望而不可及。
离婚当然有风险。正如南京市民林女士所言,“说心里话,我确实有点忐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所有为了买房而离婚的家庭,付出经济和精力方面的成本或许可以忽略,在幸福层面的折腾却足以让人捶胸顿足。《时代周刊》曾发文称,“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婚姻家庭的解体造成的悲苦更严重,它使孩子受到伤害,单身母亲的生活陷入困境,给社会底层承受力最差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如果离婚成为生活之所需,则复合之后的婚姻难免会留下这样那样的伤疤。
婚姻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契约。当主流价值观和传统道德,都在教导公众去践行家庭责任、遵守契约精神的时候,无奈的现实却总是能把这样的价值观打乱。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证明稳定的婚姻就意味着幸福和美满,但折腾的婚姻只会让幸福渐行渐远。“离婚限号”也终将弥合不了折腾式婚姻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