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服之
王服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90
  • 关注人气:4,8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29所寺庙免费还原了“佛门净地”

(2013-05-14 10:20:26)
标签:

经营理念

公共资源

才会

心底

公众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湖南29所寺庙免费还原了“佛门净地”

王传涛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长沙麓山寺住持圣辉法师在日前举办的湖南省佛教协会第6次代表会上,率湖南29所寺院住持共同发愿,主动取消寺院门票,以免费开放抵制商业化。据悉,包括国家级5A景区岳麓山上的麓山寺在内,目前已有多所寺庙开始免收门票。(新华网513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那些人不是在诵经,也没有在讲故事,而是在收门票……新版的“从前有座山”的故事,正在被现代社会重新演绎。“门票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达到了无坚不摧的效果。除了那个在天堂的西湖可以做到不食人间烟火,到现在为止,更多的山与城,都圈起地来像凤凰古城一样进行收费。然而,来自湖南的29岁寺庙,却率先公开抑制门票经济,还原了佛门本来的清净。

 

佛门,是净地。自古以来,佛门讲究的是“清净”二字。可是,当下我国佛门,都变成了“门票经济”的走狗。以至于人家台湾同胞都看不下去了。2010年,中国台商发展协会理事长蒋孝严来大陆出访时表示:“寺庙等历史景点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不应该收高费用。” 对比之下,我们的佛家寺庙,显得过于功利。更为甚者,以少林寺为代表的佛教寺院,不仅仅收门票,而且,还投资影视,甚至还要上市。这不免让人大跌眼镜。

 

寺庙,何以维系?自古以来,从来都是“香火”二字。仅仅到了“门票经济”时代,才变成了赤裸裸的要钱。笔者在第一次爬泰山之时,在某小寺院门口被一位僧人叫住了要求上香为家人朋友祈求平安。因为对景区的规矩不知道,我便冒冒失失的上了一柱高香,可以,上完之后那位僧人却让我付出了180元的“香火费”。自此之后,无论是爬什么山,我都一概不上香。不是上不起,而是对这种骗人的把戏进行无声的抗议,对寺庙里的赚钱经济打心底里反感。

 

可以断言,“门票经济”及骗人的“香火费”迟早会消耗掉我国佛教的公信力。更不用谈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了。对于真正的佛门子弟和寺院而言,也很可能会因为没有信众而失去香火的供给。只有寺院免费,才可能让佛门成为可以自愿许愿的地方,还原公众对佛教的真正信仰。这样的寺院,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我国佛教,才会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宗教。由此,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寺院做到规避商业利益,“普渡众生”,“从善如流”。

 

佛教的公共遗产要去商业化,全社会的公共资源也应该要去商业化。这和佛家寺院的“香火经济”是一个道理。我们可以把寺院的“香火”比作一个景区或遗址的旅游收入。在过去,凤凰古城统一收门票之后“香火”便大减:权威的数据是,今年五一期间,凤凰古城的游客人数比往年减少15%。而西湖“在免费之后每年带给杭州10亿旅游收入”的事实,更是说明,一个地区、一个景区的经营理念要和湖南的寺院一样,不能唯“门票经济”马首是瞻——免去门票,并不意味着是失去,相反还可能会得到更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