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免费教育”终结与“中国式福利”
(2013-03-15 11:36:44)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25年免费教育”终结与“中国式福利”
“25年免费教育”终结需要给公众一个说法
王传涛
曾轰动全国的东莞石排“25年免费教育”政策走到了终点。13日,石排镇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6日起,对石排免费教育政策进行优化,将教育政策由原来的普惠型优化为注重奖教奖学,帮困助学。这意味着石排从幼儿园到博士的免费教育正式结束。(3月14日《广州日报》)
这是一个让广大公众感觉到失望甚至是心寒的消息。石排镇政府在“教育补助政策方案”前面加了“优化”两个字,一份跟了公众三四年的“大红包”却被优化走了。不客气地说,这是对石排镇人民福利的消减,是公共福利的倒退。之于全国而言,虽然这“25年免费教育”离我们每个人都很遥远,有些人还容易产生“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但仍然毋须讳言——整个中国少了一个绝佳的福利样本。对于公共福利事业的建设,只有消极意义。
实在不想用“中国式”这三个字了,但看到“25年免费教育”终结的消息,笔者只能再次拾起“中国式”这三个字。这项自2008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才落实到地的公共福利,还未走完五年的历程就因为我们一些不知道的原因而“夭折”,着实给了许多公众以信心的打击。可是,这样一项影响石排镇公共福利的大事,在镇政府那里,除了“立足于当前石排所处的发展阶段,镇委、镇政府应量力而行”的原因解释外,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一句可以解释得通的理由。
就经济实力而言,石排镇继续搞“25年免费教育”是没有任何阻碍的。据了解,石排镇有4万余人,而石排镇因为产业发达,其税收收入早已远远超过许多所谓的“全国百强县”。早在2004年,石排镇的税收收入就超过了4亿元。这意味着,对于石排镇的百姓而言,他们从9年之前,就可以享有每人每年1万元的公共福利。这样的经济发展情况,是许多地方基层政府可望而不可及的。
就福利支出而言,东莞镇的教育支出,也根本不可怕。据报道,石排镇免费教育采取发放教育补贴方式,按幼儿园及高中学生每生每年3000元,大专生每生每年4000元,本科生每生每年6000元,硕士生每生每年8000元,博士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发放。统计显示,全面实施免费教育后,石排镇每年将增加财政支出约1500万元。对于税收超过百强县的石排镇而言,搞“25年免费教育”可谓易如反掌。
道理上的说不通,只能加重我们对于福利取消的怀疑。一者,这是不是“人走茶凉”的表现?据了解,在2010年,当时的石排镇委书记翟崇碧曾公开承诺,“25年免费教育”将会持续搞下去,可是,在2011年7月,石排镇委书记就换成了他人,至于翟崇碧所讲的“全体老百姓受惠,相信接班人会做得更好”也就成了空头支票。二者,是不是因为这项政策太过扎眼?“25年免费教育”在我国是独一份的,而其他如内蒙、西藏、吴起县、宁陕县等地方只是搞了“15年免费教育”,石排镇,显然像搞全民免费医疗的神木县一样处在了风口浪尖上,“风雨飘摇”也就不在话下。
无论怎样,石排镇和东莞市必须要给“25年免费教育”的终结一个合理的能让当地百姓乃至全国百姓都能答应或认可的解释。如其不然,就是福利社会的倒退,是对公众权利的剥夺。更可以肯定地说,福利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政策的稳定和延续,所有国人,都不希望“25年免费教育”变成一个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