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民休闲纲要离“休闲社会”还有多远

(2013-02-19 09:08:07)
标签:

许多

条例

中国式

中国新闻网

看一看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国民休闲纲要离“休闲社会”还有多远

王传涛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要保障休闲时间,改善休闲环境,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 218中国新闻网)

 

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目的很明确:保障国民休闲旅游时间,刺激国民休闲旅游消费,释放旅游消费市场的潜力。而看一看《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的具体内容,也不可谓不给力:落实带薪休假条例,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改善旅游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提升国民旅游休闲服务质量……一个蔚为壮观的“休闲社会”正在建立。可问题是,到2020年,广大公众真就能集体步入“休闲社会”的幸福大院吗?

 

社会学家罗素曾讲,“运用休闲的能力是检验文明的最终手段”。如果一个社会的民众不能休闲不会休闲,社会文明的程度也必然不敢恭维。此外,旅游休闲的好处不言自明。之于个人,旅游休闲能够让公众和家庭找到幸福感,能够提升公众的健康指数;之于社会,能够刺激旅游经济,释放旅游文化产业的潜能,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之于政府,能够拉动GDP增长,能够形成政绩,还能够稳定社会秩序。“休闲社会”可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我国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虽然不可谓不繁荣,可是,问题也不可谓不多。拿春节旅游市场来看,海南旅游市场导游宰客现象、“减肥餐”等现象仍然不绝于耳。虽然每年我国旅游市场的人数和收入总量保持20%以上的增长量,但旅游市场的潜能仍然有待深挖。同时因为“中国式假期”、“中国式旅游”的种种问题严重阻碍旅游市场的扩大。《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出台,对于诸上旅游乱象的整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范。但是仍然要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并不能完全为“休闲社会”保驾护航。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是,旅游休闲,更主要的是经济收入问题,而不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式放假”的弊端有目共睹。2013年,国人公共假期只有29天,除去周末,只剩11天。这样的放假方式自然会形成车多人多的景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当然也值得期待。可是,除了休闲时间问题之外,还有国民收入这个制约因素。如果“2020年国民收入翻番”的计划不能及时跟进,对于囊中羞涩的国人而言,旅游休闲只是一种传说。

 

二是,休闲是一种心态,而休闲心态的取得,来自于社保后顾之忧问题的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三大社会问题,如果仍然作为“新时代的三座大山”而存在,则国人就只会为了赚钱而努力。更多的国人,会选择在牙缝中挤时间拼命赚钱,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着急中国人”,又哪能有心去做一名“休闲国民”?

 

三是,“休闲社会”的建设需要法律的及时跟进。旅游休闲,说白了也是一种公共服务。可是,我国至今为止没有专业的旅游法律。景区也好,地方政府也罢,旅游质量和服务不到位,都不会有约束者和制裁者。所有的乱象只能依靠网友和媒体的曝光。法治社会里只有法律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因此,比起这部让人有所期待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我们更需要一部《旅游法》或者叫《旅游管理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劳动的终级目的是休闲。休闲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态,应该被摆上公共的层面。然而,要达到“休闲社会”的目标,除了要做到这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里所规定的内容之外,政府和社会还有许多要做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