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到岗的傲慢与无假可休的卑微

(2013-02-18 08:54:27)
标签:

子女

相关单位

悲催

行业

什么是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节后到岗”难题:慵懒撒与权利缺失的并行

不到岗的傲慢与无假可休的卑微

王传涛

216正月初七,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多家媒体记者走访了一些机关单位,实地调查节后第一天的到岗情况。在西安市某区的政务大厅,记者看到接待咨询岗上无人值班,超过一半的工作席位上没有工作人员值勤。(217《人民日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党委政府则将放假值班表安排到了36。许多窗口单位的电话,也是一直没有人接听。(《钱江晚报》217

 

十五未过,年味未散,悲剧的是,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了。对许多人而言,已经上了两天班。可是,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些行业的工作人员,不能按时到岗上班,当一些行业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战斗”状态时,这些工作人员却仍然十分小资的在享受年假。这显然是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问题。同样长的年假,凭什么有人可以有不到岗的权利,有人却必须要上班?

 

公职人员成为首当其冲的调查目标,并不奇怪。只是,非常遗憾,被调查的相关单位以及公职人员,也是相当“不争气”:无人值班、不到岗、电话无人接听……客观来说,公职人员,当然没有庸懒散的理由。按照法定的工作时间上班休班,是公职人员的义务所在。而许多政府部门存在的人员缺位情况,仍然说明了那个“老大难”的问题:权力缺少监督,公职人员就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有敬畏之心,要么不按时到岗,要么到了岗也是打盹混日子。

 

不过,在我看来,“节后到岗”问题并非只是行政机关庸懒散现象集中爆发的病灶,而更应当被视作一个社会现象来看待。政府工作人员,也是普通劳动者,在面临春节这样的大节时,一些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行业的劳动者一样,也想多在家呆几天。春节,是那个必须要回家的假期,可是,春节一共只有7天假,对于家远的人而言,除去路上消耗的时间,相信在家陪父母的时间,也没有多少。而公务员群体出现“节后不到岗”的情况,正是利用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以及无人监督的现状,给自己多放了几天假。对于其他行业群体而言,这很像是一种特权。

 

向左,是权力傲慢主导下的主动休假;向右,是悲催的普通劳动者的无假可请、无假可休。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呼吁加强权力之监督,更应该要考虑的是,我们应当如何考虑让剽悍的过年风俗和不公平公正的休假权利达到合理的统一?只有处理好了这一关系,不同行业之间的“节后到岗”问题,才不会表现出如此迥异的差别。

 

笔者以为,解决“节后到岗”的统一问题,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探亲假”落到实处,国务院1981年曾发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至今未被废止,但是,据调查,超过9成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探亲假”;二是,让过年风俗与休假权利尽可能的达到统一,比如,不要把年假以“黄周金”的形式来放,政府完全可以让年假扩到正月十五,这样既可以让我国的春运不再那么紧张,也可以让子女们多陪一下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