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争议“先救别人孩子”更重要的是鼓励救人

(2012-11-07 09:16:13)
标签:

肖广

宋体

道德问题

潇湘晨报

公德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比争议“先救别人孩子”更重要的是鼓励救人

“先救别人孩子”是家庭问题,救人是公德问题

我们没有权利去作“先救别人孩子”的“马后炮”

王传涛

如果自己的女儿和她的同伴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面对这样一种局面,肖广的选择是,先救离岸边更远的女儿同伴,再将女儿救上岸。“我当时是考虑女儿情况不危险,才先去救邻居女儿的,因为如果当时我稍微迟一点,她就会滑入深水区,就会没命。”肖广说,他很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抉择,“鱼与熊掌兼得”。(《潇湘晨报》 116

 

这是一个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的故事。两个孩子同时落水,先救自己的孩子还是先救别人的孩子?这个故事和那个俗到掉渣的“女友和母亲都落水,先救谁”一样难解。说其复杂,是因为无论男主人公先救谁,都可能会得罪另一方。甚至还有可能被扣上“不孝”和“不是真心相爱”的大帽子。但是如果两者都能宽宏大量,足够包容,则先救谁都可能是一种伟大。或者是“亲情的伟大”,或者是“爱情的伟大”。可是,荒谬和正确之间,即使只有一条细细的鸿沟,也似乎无法跨越。

 

在这个故事中,摆在肖广面前的,似乎也是一个“怎么做都错”的情况。假如肖广救了别人的孩子,并因此导致不幸失掉了自己的孩子,那么肖广的家人自然不会原谅这位“大公无私”的父亲;假如肖广成功地救了自己的孩子,并因此而导致不幸失掉了救别人孩子的最好时机,则社会舆论自然不会放过这位“自私的父亲”、“不见义勇为的父亲”。因此,必须要感到庆幸,肖广用自己理智的选择救了两个孩子——这种做法是完美的,在笔者看来,是不需要任何指摘的。

 

先救谁,只能有当事人说了算。没有在现场,没有救人成功,没有看到两个孩子落水时的具体情况,谁也没有权利去做肖广的“马后炮”和“事后诸葛”。只有身临其境,我们才权去做出道德方面的权衡与决策。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这些旁边者,都没有权利发出质疑声音。换作是他人,很有可能会在“先救谁”和“救还是不救”两个问题上纠结。但是肖广没有犹豫,他认定别人家的孩子更危险,自己的孩子相对安全,而毅然选择了先救别人的孩子。事实证明,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先救别人孩子”是家庭问题,救人是公德问题。肖广的做法固然能够让他的家人产生一些恐惧,但是,救了别人的孩子远远比救自己的孩子更加伟大。而且可以肯定,肖广的所作所为,完全超乎了家庭领域的“自私”。在笔者看来,肖广能在矛盾重重的内心挣扎中做出这样一个果断的决策,本身就是非常伟大的,是不容质疑的。

 

先救谁、后救谁只是一个次序问题,而救与不救才是真正的道德问题。当下而言,社会关于道德问题,最亟需解决的不是先救谁、后救谁的问题,而是救与不救的问题。“挟尸要价”、“救人上岸后自己溺水却得不到一声感谢”、“见了跌倒老人,没有人敢去扶”……这些故事都在说明,公德已经退化。如何打捞落水的公德,才是当务之急。肖广早已突破了救还是不救的问题。假如世人都如肖广一样聪明机敏,想必一些道德上的困境也不至于成为问题。对于这样一位勇敢的父亲,社会没有理由质疑他的行为,相反,还应该进行鼓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