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王堆投钱币是旅游文化的庸俗解读

(2012-08-30 13:34:42)
标签:

马王堆

许愿池

宋体

钱币

《罗马假日》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马王堆投钱币是旅游文化的庸俗解读

王传涛

近日,据市民反映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墓址变身“许愿池”,游客往里投掷钱币。有游客告诉记者“据说如果能把钱丢到墓坑中央就能带来好运”。工作人员称,游客扔钱币导致清洁人员要到十几米深的墓坑下进行清理,钱币一般取上来即上交墓址的管理方省博物馆。(《三湘都市报》 829

 

千年古墓,成为许愿池,其实并不算什么新闻。因为,旅游景点存在许愿池,早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无论是景区自己设立的许愿池,还是游客投钱投出来的许愿池,“处处都是许愿池”已经成为现实。但凡出门旅游,我们总能在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发现大量散落的钱币。据说,这种做法能够换来运气。不过,真实的情况却是,这既是古墓的悲哀,又是钱币的悲哀。对于古墓而言,乱扔的纸币和硬币大煞风景,破坏了景区本应有的洁净。对于钱币而言,又构成了“故意毁损”。

 

面对“能买来的运气”时,不少国人总能表现出难有的阔绰。这也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许多游客眼中只有许愿池,而没有传统文化或是名胜古迹,更不可能存在善待和保护的意识。我们看到,只要这个景点有个不太容易被别人伸手够到的水池或坑洼地,都会有钱币投入。而且,许多家庭对于此种行为是乐此不疲,大人孩子一起扔钱。无论这个池子是做什么用的,是墓地,还是泉眼,是名胜,还是古迹,游客们都会找到那个可以投钱的池子。

 

花钱买运气——对于众多国人而言,已经成了不可撼动的信仰。或许,这是受好莱坞经典电影《罗马假日》中许愿喷水池桥段的影响,或许是其他一些原因,投钱许愿已经成为弥漫在祖国江山各个角落的一个恶习。笔者生活的泉城济南,无论是最著名的趵突泉,还是护城河上的黑虎泉,还是其他名泉,在泉底部分,都存在大量银光可鉴的硬币。在笔者到过的其他景点,也有大量类似的行为。

 

坦白讲,这种信仰并不健康,相反还有些功利性。因此,这样的信仰更像是迷信。游客们认为我花了钱,就应该换来运气,这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人民币并非想投便能投,人民币也有具体的管理办法。无论是钱币还是硬币,只要是被扔到许愿池中,都中断了其流通的可能性,而且会对人民币构成一定程度的损坏。20005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马王堆三号汉墓墓址中的钱币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国人心中的功利和迷信,照出了国人对于旅游文化的庸俗解读。改变这种恶习,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改变公众的迷信思想和功利心结,并培养一种健康的旅游习惯;其二,景点也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在一些容易成为许愿池的地方,要注意设立警示牌以提示游客不要乱扔钱币;其三,保护人民币的法律意识,还需要继续培养,《人民币管理条例》虽然实施了十二年,但仍然需要继续普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