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队的中国人”需要一堂公共课

(2012-08-29 11:16:27)
标签:

长春

丑陋的中国人

公共秩序

公共课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插队的中国人”需要一堂公共课

王传涛

27日晚11时许,在北京西站出站口出租车排队候车处,因为加塞儿问题,两名乘客昨晚大打出手。目前,两人已和解。身穿白衣的男子身材较瘦,没几个回合就被打倒在地,身穿黑衣的男子掐着他的脖子怒喊:“让你插队!今天给你点颜色瞧瞧!”在场的众人也纷纷谴责加塞儿行为。(《法制晚报》 828

 

如果你在排队时,被人加了塞,你会有何感受?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说“气愤”。相信这也是一个困扰许多中国人的问题。而现在,插队者被打也终于成了“公共事件”,不仅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而且,在网络的跟帖中,笔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的网友都选择站在了打人者一边,即便那个插队的青年受了伤、见了血,暴力在这一次还是战胜了不道德。

 

当不道德遇到暴力打人,我们应当如何取舍?这个度在哪里?在最近杭州、长春、济南发生的多次不让座被打事件中,媒体和网友的观点都站在了被打者一边。这一次为何截然相反?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以下两个:其一,不让座和插队虽然都是个人素质甚至是道德水平问题,但插队问题在我国实在广泛,国人无不讨厌插队现象,而在绝大部分场合之下,让座现象还是非常常见的;其二,让座只关乎老人、抱小孩的家长等“小众”的利益,插队却关乎公共秩序与公共利益,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不宣扬暴力。但是,插队问题却无从解决。大陆旅游团队在海外因插队被打、汉语提示要自觉排队,是经常见诸报端的内容。但即便不是这是媒体的刻意渲染,我们通过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亲身感受,也能感觉到“插队的中国人”能自己带来的威胁和不悦。而这些问题又绝非树个警示牌就能解决的问题。无论在火车站、汽车站,还是在医院、餐厅,都会存在插队者。而柏杨的那本《丑陋的中国人》似乎也找到了现实案例。

 

必须要承认,中国人的确很多。景区的人多,多到让我们的旅游变也了参观人山人海;公共厕所的人多,多到让上个厕所都要数秒;收费站的车多,多到每个收费站都能排起长长的队伍;春运时人多,多到许多人骑摩托回家,或者买不上票回不了家。但是,公共秩序大于一切,我们都是公共社会中的一份子,如果连排队这个社会基本规则都要破坏,在“破窗效应”的影响下,国人的公共素质就会变得更低。大家都不排队,秩序和素质都将无从谈起,公平正义也会慢慢丧失。

 

必须要承认,暴力打人是不对的。但是,同时还要承认,这一次的暴力打人赢得了在场观众以及无数网友的叫好,而且几乎没有人站在插队者一边。要知道法律是解决不了插队问题的,一个插队的人只能被评定为素质低、不道德,但不能因此而入狱。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又发现暴力打人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双向的,虽然鼓励了“丛林法则”,但也算弘扬了“社会正气”。这是一种纠结,也是一种无奈。

 

“插队的中国人”需要一堂公共文明课。打人不对,但这足以成为那堂教育国人不要插队的公共课。而通过这样的事件,那些把插队当成习惯的人,也应该得到警示——插队有风险,抬脚需谨慎!任何时候,都需要善待公共秩序,遵守公共规则,否则,下一位遭遇不公的人可能就是你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