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未升级不仅仅是故宫安防系统
(2012-08-27 06:40:20)
标签:
宋体安防系统北京故宫博物院安防报警系统星巴克咖啡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14年未升级不仅仅是故宫安防系统
王传涛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故宫正在运行的安防报警系统是1989年操持设计,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已经有14年没有进行升级。1998年这套系统算是北京地区大型公共设施最先进的,现在故宫实际已经落后了。(《华商报》 8月26日)
1989年操持设计、1998年投入使用、14年没有升级……看到故宫的安保系统,网友大呼见到了难得一见的“百年一遇”标准。可是,安防报警系统并非城市的下水道,也不是城市中的立交桥,一两年不升级,就意味着落后,既有可能被梁上君子破解,也有可能因年久失修瘫痪或是形同虚设。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非专业盗贼”石柏魁在故宫偷窃一事,就不足为怪了。
14年未升级故宫安防系统,并不只表明故宫对于安防系统的漠视。更主要的问题是,故宫作为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同时作为旅游营业收入单位,肯定不差钱,怎么到了安防系统上就变得如此“小器”?没有进行安防系统的升级,那么,故宫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故宫应不应该公开相关信息?
对于此问题,有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努力。不过,结果在意料之中——杳无音讯。去年5月25日,北京大学三名博士向财政部递交申请,要求故宫公开2008年至2010年的门票收入和使用情况。该申请表示,故宫虽不属于行政机关,但作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单位,应参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看到故宫在信息公开方面的努力。
未完成升级的,显然不仅仅是故宫的安防系统。还有故宫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近几年以来,故宫丑闻不断:被盗、错别字、私人会所……事实上,故宫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落后正是故宫屡屡出现丑闻的根源。其一,故宫仍然像“紫禁城”、像“皇宫”,而不是现代政治下的服务和管理机构,管理老套,不透明,无阳光进入,非常神秘;其二,故宫利用国家资源,大赚外快,唯利是图,星巴克咖啡和私人会所都搬进来过;其三,故宫并没有承担起一个博物馆应有的保护职能,有关文物流失、破坏的新闻不绝于耳。
一个既吃财政拨款,又开张营业赚取“门票经济”的公共事业单位,如果没有与正在成长壮大的公民意识、公民社会保持同步,出现这样那样的管理问题,就是一种必然。故宫要想改变现在公众对故宫的质疑,减少丑闻发生的几率,不仅仅要靠技术来解决基本的安保问题,更要改变“皇宫”和“紫禁城”的君临天下的傲慢态度,俯下身段,做一个普通的事业单位应该做的事,跟上时髦,更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和进步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