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俊和祖尔菲亚“角色穿越”讽刺了举国体制

(2012-07-31 06:34: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周俊和祖尔菲亚“角色穿越”值得警醒

周俊和祖尔菲亚“角色穿越”讽刺了举国体制

王传涛

30日,举重赛场很“热闹”,中国女举选手周俊在女子 53公斤B组比赛中三次试举失败,没有成绩,创造中国女举最差成绩。吴景彪随后又丢掉了男子56公斤级金牌。不过,还有比这些更让人大跌眼镜的——女子53公斤级的冠军是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但她确是地地道道的湖南妹子,她的原名叫赵常宁。赵常宁说,“中国举重队人才济济,她根本没有机会代表国家队出战。”(网易体育730

 

周俊三次试举失败,中国女举创造了奥运会上的最差成绩。可是,我们真的是无人可用了吗?看一看获得女子53公斤级举重冠军的脸庞之后,我们才发现,中国女举并非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已经“留洋”了,而庸才代表国家队出征伦敦奥运会了。周俊和祖尔菲亚,两人的角色太过“穿越”,以至于广大观众长时间都缓不过神来:谁是中国人?谁又是哈萨克人?谁应该获得冠军?谁把冠军放走?谁又把“菜鸟”留下并派出了伦敦?

 

周俊为何能代表国家队到伦敦比赛,这是一个问题。据了解,17岁的周俊本来是中国女举为下届甚至下下届奥运准备的新一代好手,但由于湖南选手王明娟抢走了湖北选手田源的参赛资格,结果在53公斤级这个级别,另一位湖南好手李萍就“自动”被排除在名单之外,这个名额以潜规则的方式落入了湖北的口袋。可以说,名额分配方面的潜规则,导致国家队服从地方体育局,这是周俊溃败的根本原因。

 

赵常宁这样的好队员,又如何成为了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媒体报道称,赵常宁加入哈萨克斯坦是因为前湖南永州市体育局局长梁小冬的“约谈”,问题是,地方体育局领导为什么要让这样的好苗子加入外国国籍?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谁又应该为这样的人才流失负责?

 

两个问题叠加在一起,说明我国举重队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着巨大内幕和可与国足相提并论的潜规则。如果这样的潜规则不除,则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角色穿越”。耗费了大量公共财政的举国体制,能够出了培养出大量甚至有些过剩的体育人才,许多体育人才会因为在国内不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而转成他国国籍。换言之,举国体制在为我国培养大量体育人才的同时,可能也是在培养自己在世界赛场上的一个又一个对手。

 

前段时间,“黄穗事件”不了了之。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的世界冠军黄穗在微博中说,“如果我的家人再受到伤害的话,那些你们曾经的谎言,我将会给大家一一揭开。”可是,黄穗到最后也没有揭穿任何谎言。至于黄穗为什么要加入澳大利亚国籍,为什么还能“领空饷”享受处级待遇,也都没有找到答案。现在看来,无论在国内得不出重用的赵常宁,还是已经功成名就且退役的黄穗,无论她们加入哪国国籍,背后都可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权钱交易。

 

周俊的“砸锅”和祖尔菲亚的惊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结果愚弄了许多国人,是对举国体制的巨大讽刺。周俊砸的不是自己的锅,而是抛给了中国体育一系列问题。周俊或许还有成长的空间,还可能在下届奥运会或者世界杯上展现自己,但是,现在中国举重队和湖北体育局则必须要对这样的选人用人制度担责。我们不计较一块金牌上面的得与失,可是,我们必须要找到本来可以拿金牌却创造了史上最差成绩的根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