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松的“10内加减法”与“伤不起”的起跑线

(2012-05-30 08:09:45)
标签:

申波茜

德国

宋体

加减法

起跑线

杂谈

轻松的“10内加减法”与“伤不起”的起跑线

王传涛

近日,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指出,“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今日早报》 529

 

10以内加减法”本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数学题目。然而,放在我国学前教育之中,却是一个大题目。因为,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四则运算”,甚至有些孩子,学习了小学一二年级甚至是奥数的内容。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已经十分普遍。由此来看,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并规定“6岁以下学前儿童学会10以内加减运算”,是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合理修正。

 

然而,对于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执行效果,笔者却并不敢抱乐观态度。对于许多家长而言,幼儿园是那条“伤不起”的起跑线,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理念之下,“过度幼教”已经不再是幼儿园自身的问题了,更主要的,整个社会之中都弥漫着一种氛围。即便是有幼儿园不教“四则运算”了,许多家长都不会答应,甚至会认为这种幼儿园教育质量低的表现,很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

 

除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过于强烈甚至有些扭曲变形之外,幼儿园“小学化”也有着非常现实的土壤。其一,一些重点小学,年年都在用选拔考试的方法来限制学生生源的过度膨胀,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而言,只能进行小学化教育来适应此环境;其二,教育部门对于学前教育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许多禁令只是停留于纸上谈兵水平上,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纵容;其三,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教育资源的获取上,出现严重不均,民办幼儿园只能用提高所谓的教育质量来吸引家长注意;其四,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应试教育的毒瘤已经渗入社会各个角落。

 

然而,幼儿园小学化是实实在在的拔苗助长行为。德国权威幼教专家艾申波茜博士认为,“人脑研究的成果不断证明,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也有研究表明,幼儿园“小学化”,剥夺了孩子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过于超前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反而会使孩子的兴趣被压抑,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

 

已经身为人父的我,也十分讨厌这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在孩子出生后几天,我给女儿写了一封很短的信,我告诉她,在将来她可以不必学钢琴、奥数,不必上补习班、特长班、实验班,除非她自己喜欢上,也可以不必学习好,只要她能快乐。现在,我还要写上,在上小学之前,她不用学习10以上的加减法。写下这些不是想证明我有多高雅,而是想给我和女儿一个保证,以提醒我几年之后不要做让孩子失去快乐和童年的事。

 

10以内加减法”是个好规定,但是,要想让这样的规定落地,仅仅靠这样一个指导性的指南显然并不能起到就有的作用。为学生减负这一命题,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任何指望一纸指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都只是妄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