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中国国籍不应是“世上最难的事”
(2012-04-28 09:15:20)
标签:
中国双重国籍宋体属地主义进行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限制双重国籍,有悖开放社会发展趋势
加入中国国籍不应是“世上最难的事”
王传涛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部分常委会委员发表意见,称加入外国国籍又未注销中国国籍的实际上的“双重国籍”在中国已不是个例。“有较大数量的留学人员和以其他方式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在取得外国国籍后,并不报告,户口也没有注销”,陈宜瑜委员说。(《深圳商报》4月27日)
“我国有较大数量的人已经有双重国籍”一句话,再次引发了网民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大讨论。网友们主要分为两派:一种观点是,国籍是属地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象征,双重国籍则意味着对祖国的不忠,甚至有背叛的味道;另一种观点是,双重国籍并不能反映属地主义和民族主义,更不能以爱国主义之名完成对公民的道德绑架,因此我国应该放开双重国籍。我的观点是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开放社会之下,“双重国籍”宜疏不宜堵。
应该说,双重国籍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摆在桌面上讨论了。每年两会期间,都有委员代表提这方面的提案议案。但是,因为国籍政策没有变动,这样的话题未得到解决。这势必会产生两个结果是,一方面,外国人想移民中国,必须放弃原来的国籍,因此,加入中国国籍在网上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的事”。眼下,我国被誉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之一,这一点,已经被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经济实体所承认。因此,打算长期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并不是少数,但是因为政策上的限制,他们往往选择退出。虽然国内社会问题重重,但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一味的限制双重国籍,只能阻碍社会的开放与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许多国人尤其是一些富人、明星喜欢移民,但是,拒绝双重国籍根本制约不了移民潮。相反,“不承认双重国籍”的规定,还可能会助推移民潮。看看那些移民的明星大腕,以及数不清的政府“裸官”,就不难发现这一点。现实的问题是,“拒绝双重国籍”的规定根本没有任何执行力保证。在外国取得了国籍人,如果不主动报告,国内的户口不会自行注销。以至于“脚踏两支船”的现象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如果将这部分人,都归于不爱国,似乎有些打击面过大。
目前,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港澳台、韩国、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国家以及欧美大部分国家都实行的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在开放社会的发展速度上,我国显然落在了后面。过于强调附加在单一国籍上的那些政治因素、爱国因素,不符合开放社会以及国际趋势,因此修改《国籍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著名学者王辉耀曾撰文称,“双重国籍的放开,有利于在全球化的今天,吸引海外人才、资金、技术;而反对双重国籍,并不能阻止人才或财产的流失。”因此,限制双重国籍,在开放社会之下,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相反还可能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就是要限制双重国籍,也只需要对政府公务人员进行限制。对于普通市民,与其进行不切实际的进行封堵,还不如进行放开和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