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带上“绿帽子”城市生活才能更好
(2012-03-13 10:04: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让城市带上“绿帽子”城市生活才能更好
王传涛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11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1. 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2平方米。公报称,国土绿化的深入推进,为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新华网3月12日)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去年12月初,有统计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城镇居住人口已经超过农村居住人口。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农村社会转变成了“时髦”的城市社会。这样的消息,听起来、说起来让人自豪。
然而,人均绿地面积仅有11.18平米的现实,却暴露了“坐着火箭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与宜居的目标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建设初衷相比,人均绿地面积仅有11.18平米,甚至可以算羞辱了冒进的城市化以及众人追逐的城市文明。我们发现,一代一代人削尖了脑袋想挤进的城市,原来是这么的令人生厌。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通过对比才能发现差距。因此,我们应该看一看国外城市的人均绿地面积是多少。据了解,世界上绝大部分旅游城市、宜居城市的人均绿地面积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约在人均40-70平米左右。而事实上,如堪培拉、维也纳、布达佩斯等城市的人均绿地面积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经超过了70平米。而波兰首都华沙者,更是将“绿树成荫”、“绿地成席”诠释到了极致——人均占有绿地面积为90平米,位居世界各国城市第一位。
不知道是不是避讳“绿帽子”的原因,我国的城市化总是喜欢水泥的颜色,而故意淡化绿色这个本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的颜色。与诸国国外城市相比,我国城市的人均绿地占用量简直少得可怜。举两个例子:一个是,2009年,我国某大城市获得了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该城市颇感自豪的参评资本竟然仅为人均绿地面积12.15平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米;另一个是,细细看一下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的名单,随便拿出一个城市来,其人均公司绿地面积只要在8-9平米就可能评选上“国家园林城市”,足以见得,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落后程度。
除去以上数字,单凭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感受而言,因为绿色的缺失而导致出现的空气质量问题、噪声吸收问题、粉尘(包括PM2.5)超标问题,都会让我们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我们生活在城市之中,享受到城市文明带来的快乐,却也必须承受“城市病”的侵扰,这不免是一种遗憾。而事实上,对于动不动就大兴土木的城市建设而言,铺几块草坪、种几棵绿树,并不是什么难事,问题在于我们对于城市建设的理解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城市如果没有绿色,与沙漠何异?在笔者看来,迷恋GDP,让城市挖了再建、建了再挖;迷恋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只能让城市变得更高更大,而不是更小更好更宜居;热衷形式主义,让一个个绿色建设任务异化为“阳台上摆花”、“岩石上、房顶上刷绿漆”等可笑行为。显然,如果这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理念得不到纠正,城市就会逐渐背离城市主人的生活理想。这显然不是城市的建设者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