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择校变摇号”释放了教育公平

(2012-02-09 09:34:09)
标签:

少儿

择校费

宋体

教育公平

《中国青年报》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择校变摇号”释放了教育公平

王传涛

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 27表示,浙江公办中小学将坚决落实择校与收费完全脱钩的规定。今后,公办学校在核定的班额内,如有多余学额,一律通过摇号确定招生名单。这一政策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中国青年报》28

 

取消择校费——浙江省教育厅给了公众一个很大的惊喜。到现在为止,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宣布取消择校费的案例,为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给予掌声。虽然摇号的方式略显俗套,但在资源严重不均、需求异常火热的教育环境下,摇号的方式却能给家长与学生带来企盼已久的公平正义。可以肯定,是否能摇到号的问题先放在一边,家长们已经不必再为高额的择校费而发愁了。“择校变摇号”的政策,释放了真正的教育公平。

 

令行未必禁止,药到未必病除。公众有理由担心,择校费取消之后,会遇到形式多样的“下有对策”。原因有两个:其一,禁止收取择校费的行政命令,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然而,因为教育环境未曾发生改变,政策的落实又缺乏严格的监管,择校费难免沉渣泛起死灰复燃,或许在未来某个时间,择校费会身披种种马甲登上大雅之堂,比如“赞助费”、“资助费”、“慰问费”;其二,之于摇号本身,若无严格监管,或是缺少阳光透明,则难免请客送礼、递条子等现象,出现“N连号”事件也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对于一些知名学校而言,在摇号过程中出现舞弊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根本的问题是,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的现实未曾改变。好的学校,可以到鸟巢中去开运动会,可以到人民大会堂中去开校庆庆典,老师们可以拿着高额的绩效工资;差的学校连暖气也供不上,孩子连午餐也吃不饱,学校甚至找不到一位正规师范大学毕业的在编教师。此种教育环境之中,没有一位家长不想多花点钱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一些的学校,没有一位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长在一个更高的教育平台上。所以,我们还要希望“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早日实现,并能将资源平均分配,甚至要对“弱势学校”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

 

回归公益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必然趋势。浙江省取消择校费之举,顺应了这一趋势,是对公共诉求的一种积极回应,是对民意的一种正确解答。因此,笔者更希望能有更多的省份和地区像浙江省一样,取消择校制度剔除择校费,摇号也好,严格执行“就近入学”原则也罢,只要能减轻学生家长的教育负担,就是一进步。

 

教育投资,与看病和住房一起,早已成为国人新时代的“三座大山”。事实上,教育应该是一种公共福利,而不应该是负担。教育一旦成为负担,则教育就难言公平,社会也难言公平。因此,教育要回归公益,就不能只着眼于择校费的取消。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竭尽所能,清除所有的不合理收费,包括择校费,包括学校中征收的名目繁多的学杂费、材料费、补课费。唯有如此,教育公平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