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颜艺考星光大道宋体播音主持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素颜艺考”提出了艺考公平这一社会难题
王传涛
中国传媒大学结束艺考初试,今年现场的很多考生一改浓妆艳抹的“艳丽”,一个个都素颜以对,原来该校播音主持专业和表演专业今年要求考生素颜上阵。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的鲁景超院长表示,播音主持专业增加素颜考试的规定主要是为了让考试更加公平。“一些学生花大价钱购买知名化妆品把自己打扮得特别上镜,但有的人没有太好的条件去化妆,这样就对那些不化妆上镜的学生不够公平了,其实专业考试主要考查的是能力,并不是长相。”(《华西都市报》 2月6日)
又到一年艺考时。依然火爆,依然热闹,依然问题多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地方就会渴望公平。北京电影学院素颜初试的规定,就向社会提出了艺考公平这一社会难题。虽然素颜艺考的目的和初衷是善意的,之于考试秩序、考试规则的公平建设,好像有一定益处。然而,艺术表演,本身就是化妆之后的事,之于艺术表演本身,这多多少少有些苛刻。
退一步讲,化妆对于艺考而言其实并没有原罪。放眼整个艺考,也仅仅是北影实行了此政策,在更多的艺考考场中,面试依然需要化妆,也只有如此,化妆之后的表演效果才会更加真切。表演本来就是个只关乎面子的事,没有化妆,又如何能看到上镜时需要的东西?要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张一山、杨紫和周冬雨,绝大部分表演仍然需要化妆来展现自己的才能。
这只是问题之一。之于艺考真正的公平建设,也基本无解。所有的考生都素颜参加考试,除了能让浓妆艳抹者返璞归真,大家都像穿了校服一要公平,距离艺考需要的真正公平,还有很远的距离。素颜艺考,也仅仅是提出了一个关于公平的命题而已。
艺考的公平,属于高考公平的大范畴。因此,艺考是否公平还关乎到社会公平,关乎梦想能否实现,关乎社会群体能否在不同的阶层之间实现自由流动。然而,近些年以来,关于艺考存在种种“潜规则”的传闻却不绝于耳。坊间有传言,多数艺考考生的家庭都有一本血泪账。考上则已,若考不上,整个家庭甚至有可能为此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另外,艺考“潜规则”大行其道,甚至于,基本上不讽刺社会丑恶现象的央视春晚还将“艺考送礼”这个小品题材搬上了舞台。而因为收了礼却没有办成事而闹上法庭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除此之外,社会尤其是现在的高中生对于艺考的集体膜拜,也需要慢慢打破。艺考是每一位拥有艺术梦想和成名梦想的人的“星光大道”。在当前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之中,我相信许多人的艺考是功利的,即只想成名,而不为艺术,就像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参加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从事研究,也不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是羡慕考上研究生和考上公务员之后所能获得的种种资源。
艺考的公平,不是哪个学校心血来潮之后实行了某一特殊的考试政策就能换来的东西,而需要实实在在的制度建设。艺考之所以火爆,究其根源,仍然是社会向上的通道过于封闭和逼仄所致。无论是有钱人,还是一般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更加体面。既然火爆,那就更需要公平建设。在笔者看来,一方面,艺考要加强监督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让艺考面试更加透明,更加规范;另一方面,也需要约束高校导师和教授手中权力,严肃查处各类潜规则,对于丧失师道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要依法处理,必要的时候动用刑罚也是一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