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市补课”是被应试裹挟的受教育权利

(2012-02-06 07:24:54)
标签:

少儿

汤岗子镇

宋体

寒暑假

应试教育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跨市补课”是被应试裹挟的受教育权利

王传涛

21早晨,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西校区400余名初三学生,携带被褥行李,与学校教工一起分乘10辆大巴,赶赴100公里外的鞍山市汤岗子镇一处建筑内补课。有家长担心孩子安全和住宿条件,向媒体举报。2日,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辽宁省教育厅要求彻查。3日,沈阳市教育局查实后要求该校立即停止补课,组织学生安全返回,并将对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京华时报》25

 

这是一个辛酸的场景:十四五岁的初三学生、大包小包还有棉被棉衣、绵延前行的客车车队,如果没有对图片的文字解释,还以为这只是春运期间的一次“返城流”。事实上,这却是难得一见的“跨市补课”。寒假,本是学生的正常假期,寒假之中度过一个欢快的春节,或是走亲访友,或是什么也不做宅在家里取暖,都应该是中小学生们的自由权利,然而,他们却在学校“必须要参加”的“死命令”下,由沈阳跑到鞍山进行补课。学校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钦佩。这不是刻意的讽刺,因为我深知补课老师面临的压力。

 

“只补一周课”,其实并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对于漫漫三年初中生活而言,一周课对许多学生根本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然而,中考在即,初三年级作为毕业班仍然压力在身。虽然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寒暑假补课,但在一些地方仍然是屡禁不止。为了躲避检查,掩人耳目,“跨省补课”、“跨市补课”等“天高皇帝远”的补课方式就成为了校方的必要选择。

 

我想说的是,其实不只是学校组织补课的问题。即便学校不组织老师们对学生集中补课,许多中小学生在寒暑假之中,也会自己进行补课。近些年来,在一二线城市之中,兴起了一个非常发达的教育产业:一对一辅导。甚至于,有些一对一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具有“托拉斯”的规模,在几个省都开有“连锁店”。我之前做过教师,我认识的许多教师在寒暑假之中都会到这些一对一辅导机构之中去做兼职。他们的生源,都是在校学生。

 

不是被学校集中补课,就是被家长逼着去补课。据一个关于寒假补课的调查显示:71.9%的学生假期参加了补课,自愿参加补课的只有44.4%,只有19.8%的学生认为补课能提高成绩。可是,即便如此,现实中的补课仍然热得烫手。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作为组织补课的一方,虽然有很大的违规责任,但在学校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个具大的力量逼迫着学校、家长和学生进行补课。这个力量,便是无处不在、无处不彰显力量的应试教育体制。只要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存在,单纯的处罚,就不会触及到问题的根本。

 

除了应试教育体制原因之外,这还是个社会命题。相信对于许多家长而言,“如何打理好孩子们的寒暑假”,一直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有的孩子可以利用寒暑假去旅游、学乒乓球、羽毛球,但是,更多的家长会担心这样的问题,其他孩子都在补课,我的孩子的成绩会不会受到影响?于是,补课就成了一种习惯。而在西方社会,学校会在寒暑假或周末时间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社区做义工,或是组织一些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对于此,我们的教育部门缺乏有效的引导。

 

2010年暑期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两个阶层,既没有解决好学生如何有效利用寒暑假的问题,也没有在根本上剔除应试教育体制。于是,学校补课和教育局查补课就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但是,这只猫却从来不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老鼠这样的问题。而学生们的受教育权利,只能在裹挟中实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