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节之名,审视中国教师权利现状
(2011-09-09 14:47:47)
标签:
杭州宋体教师节阳光工资生存现状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以教师节之名,审视中国教师权利现状
王传涛
9月10号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关于教师的许多话题也逐渐热了起来。过节收礼、教育部要审核师德等话题,引来了社会大讨论。许多人认为,师德沦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收礼之举更是与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渐行渐远。然而,在笔者看来,放眼整个社会结构,教师的生存现状并不容乐观,在教师节里只批判或反思收礼与道德沦丧现象很像一叶障目。和教师节设立的初衷,也完全相悖。
先讲一个这样的故事:杭州一位女教师在微博上发出了“宁为妓不为师”的雷人语,这不仅没有招来网友的大肆批判,反而赢得了许多网友的支持,原因是这位女教师拥有高学历,却在杭州一直是代课教师,月收入两千、有时会备课到深夜……透过这样一个事例,管中窥豹,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收礼的权力,许多教师的生存现状并不容乐观。那么,在这个教师节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教师群体的权利。
其一,工资待遇权利的弱势,已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高涨的CPI,居高不下的楼市价格,让教师的工资越看越可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然不能面朝大海,就会取得一个春暖花开的结果。绩效工资和阳光工资有没有实施、教师与公务员同等待遇的愿望有没有实现、教育投资占GDP4%的份额有没有达到……所有这些,都关系着这个看似神圣的群体的整个权利。调查显示,我国最低农村小学教师工资为西部某县的月平均工资为482元,与东部平均农村小学教师工资相差近4倍;2008年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中显示,教师工资年均工资收入落后国家机关职工2000元,灰色收入不计。
其二,教师群体的职业病与亚健康,需要社会关注。咽炎、肩肘炎、颈椎病等显性病症,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十分普遍。据了解,教师群体中,有46.6%的人认为经常出现颈椎不适的症状;65.82%的人有干渴、发痒、痰多等咽炎症状。此外,教师群体的亚健康问题也不容小觑:62.48%的人经常出现精神萎靡、心绪不宁、易疲劳等症状。
其三,体制之内考核不完的升学率,也是教师群体迈不过去的坎儿。高考、中考、期末考、期中考……考试大国里,学生累,教师也累。但是,一旦考试结束,一个个比例,一个个分数,就会摆在那里。教育系统要考核学校,学校要考核老师,老师自然会考核学生。又加之多重生活压力,导致教师群体的幸福指数不高。虽然工作稳定,但“鸭梨”太大仍是教师群体挥之不去的梦魇。然而,在教育部“班主任可批评学生”的规定下,在这个不能批评学生的时代里,教师的处境很是尴尬。
第27个教师节来了,请以教师节的名义关注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与生活状态。收礼现象、师道沦丧现象,虽然充斥于耳畔,但放眼教师群体,权利的贫瘠才更为真实。规避教师收礼现象还原师德固然重要,但让教师取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更迫切。尤其是对于西部和农村的教师而言。毕竟,这个社会的法治、人文、思想之进步需要教育的引领,而不能将大量资源只集中于体制之内,必须要让教师享受权利,社会的权利意识才可能被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