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赛克,向出镜官员的身上打去

(2011-08-19 08:43:58)
标签:

敬一丹

中国

《焦点访谈》

宋体

马赛克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马赛克,向出镜官员的身上打去

王传涛

央视《焦点访谈》 816采访民政局官员时,在其手腕部位打马赛克,网友猜测遮住的可能是名表等物品。主持人敬一丹回应称,遮挡的是衣服商标,因担心有广告嫌疑而遮挡。敬一丹还贴出原视频截图,照片显示遮挡部位无任何饰品。(《重庆商报》818

 

“此地无银三百两”与“欲盖弥彰”两个成语,告诉网友一个常理:越是不能在电视上暴露的东西,越是值得怀疑。因此,猜测《焦点访谈》打在民政局官员身上的马赛克背后的内容,一度成了网上的热议话题。庆幸的是,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还原了当时的真实图片,照片显示遮挡部位既没有名牌手表,没有饰品,没有文身,有的只是一个衣服商标。

 

电视节目为规避掉广告嫌疑,对相关商标进行一下简单的处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网友又何以对这里的马赛克如此敏感呢?原因至少有以下三个:其一,受访者是官员,而官员身上的饰品很容易成为官员贪腐的佐证,周久耕的烟、足协官员手腕上的表,最后都被证明是非法所得,网友们也就有了一种惯性思维,即想通过官员身上的饰品发现纪检部门不能发现的秘密;其二,媒体应该如何采访官员,如何展现官员的仪表与神态,是个重要命题,如果没有坦诚的态度和必要的澄清,则很容易与“遮丑”、“粉饰”、“伪装”等行为挂上关系。

 

不是所有的马赛克后面都有一个冗长而有趣的故事;但公众却希望从每一个马赛克后面找到一个符合中国贪官模式的故事。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要怪网友们太过八卦,也不要怪央视《焦点访谈》打了马赛克却忘记了给公众一个解释,怪只怪这个信息不对称、官与民之间缺乏足够了解、缺乏自够信任的社会。

 

公众不了解自己的服务者,其实是很大的权利遗憾。公众对于官员身上马赛克背后内容的窥视欲望,也正是源于官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于公众而言,不了解官员一年能赚多少钱,不了解官员能穿多贵的衣服、能吸多贵的烟、能拎多贵的包、能有几处房产、能有几个情妇……因为不知道,所以想知道;因为不透明,所以想拿着放大镜观察一些细节;因为密不通风,所以要在夹缝里找空隙。

 

在“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之下,网友们之所以对马赛克有强烈的窥视欲望,其实原因很简单、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那么,对于官员来讲,无论上不上电视,只要是出现在公众场合,就应该注意自己的穿着和仪态,能尽量避免穿有“LOGO”的衣服就一定要避免。

 

道理很简单,官员出现在公众面前,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而不能随意展示个人的衣着爱好。这是官员基本素质与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不然,一个“马赛克向官员身上打去”的尴尬时代就要来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