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服之
王服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90
  • 关注人气:4,8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榕树成“危树”呼唤“树木估价体系”

(2011-04-14 20:36:33)
标签:

鲁迅

英国

宋体

危树

树木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百年榕树成“危树”呼唤“树木估价体系”

王传涛

近日,广州越秀区盘福路的街坊的一棵百多年树龄的榕树被园林部门锯掉,感到非常可惜。而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回应称,科研单位鉴定该榕树存安全隐患,因此批准越秀区园林局锯除。( 414《新快报》)

 

听说过危桥、危楼、危房,现在也有了“危树”。有三个疑问必须要提出:其一,这棵榕树是否是“危树”,应该由谁说了算,是市民还是园林局?其二,对待“危树”,除了锯除之外,有没有保护措施,危桥可以用胶水粘,危楼可以用木棍撑,面对“危树”,这想像力怎么就这么匮乏呢?其三,百年榕树值多少钱?园林部门如何处理之?锯除之后,又当用什么代替?

 

种种问题,又倒逼了那个强悍而真实的名词——“拆那”(China的音译新解)。莫说是一棵古树,就是梁启超的“饮冰室”以及鲁迅先生居住过的小院,都可能无法幸免。为了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仅有一二百年历史的纽约,为了让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彻底淹没在所谓现代化的城市文明之中,权力是想拆就拆。于是乎,“世界上建筑最短命国家”的帽子,我们责无旁贷。一棵树,还要长过100岁,这还了得?

 

曾经在一周之内,同时发生了两个关于城市树木的大事件。南京这厢为了建地铁要伐掉几百棵60岁以上的古树;佛山那厢,要花1400万元种601棵大树。加上现在这个“危树”的新闻,有一个话题必须要提上桌面了——城市建设与古树保护,是不是就是天生的矛盾体?城市中的人类,居住在钢筋水泥构成的“森林”之中,该如何保护好仅有的那片树荫?面对那些古树,我们又该进行怎样的保护?

 

有一个新鲜的名词,要从英国“拿来主义”了。这就是“树木估价体系”。英国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古树颇多。古树多,但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速度又很快,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对此,英国人建立了一套合理又健全的“树木估价体系”,城市中的每棵树木也就有了最基本的价值,城市建设部门如要砍伐,请按价补偿!

 

“树木估价体系”的评估内容,包括树的大小、年龄、生长状况、历史价值以及周围居民对这棵树木的喜爱程度。每一棵树,在这个体系之中,都有一个起码的市场价值。经过这样的估算,一些市民们喜欢的树木,也可以成为“天价树木”而被保护起来。据报道,英国伦敦伯克利广场的一棵法国梧桐,被估价到了150万美元之多。当然了,这样的天价树木,并非只在市区存在,在一些农郊地区,也有大量被估价到50万英镑左右的高价树木。“树木估价体系”建立之后,英国城市建设中的乱砍滥伐现象得到了基本的遏制。

 

良好的制度设计,是保护人类共有财产的盾牌。在城镇化速度如此迅猛的今天,我们难得见到一片绿荫,面对剩下的城市树木,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的“树木估价体系”,显得尤为必要。避免权力因“一言堂”导致政策失误是其一,保护好城市资源并且为市民们提供可以乘凉的树荫是其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