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同桌》如何完成对《星球》救赎
(2011-01-31 15:12:44)
标签:
赵本山哥本哈根星球会议宋体春晚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赵本山《同桌》如何完成对《星球》救赎
王传涛
29上午,央视春晚首次召开发布会,宣布赵本山的小品《星球会议》因为剧本曝光而被换下。昨天下午赵本山参加春晚彩排的节目换成此前媒体提过的另一个小品《同桌的你》。春晚总导演陈临春明确表示,今年语言类节目中肯定不会出现植入广告。( 1月30日《山东商报》)
《星球会议》是个看起来不错的小品。原因是,这一看就是一个“有意义”特别是“教育意义”的春晚小品。众所周知,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环保、低碳成了当下最为流行的用语,将会议开到太阳系、银河系或是宇宙中去,然后面对整个宇宙呼唤正义、和平与环保,会显得很高尚。
只是,环保作为世界性甚至是宇宙性的难题,放在小品之中,也未免太不着调了吧。安南、潘基文等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赵本山的小品中就能解决?也有人说了,即便只是“呼吁”,也可能会有作用啊。可纠结之处在于,谁在污染?谁在环保?谁为了发展不顾一切?谁为了GDP而罔顾百姓安康?……诸多问题放在一起就可以得出结论,其实,赵本山是大可不必跑到春晚上来演这个小品的,给部分官员演一演,像那英那样只给相关部门演,不仅可以节省几亿华人的时间与资源,还可能会起到更好的环保效果。
多亏了网友对《星球会议》的无保留曝光。要不然,全国几亿人看了今年春晚尤其是看了《星球会议》之后,还不都得个个内疚无比、惭愧至极,然后,大家伙在年初一就别拜年了,干脆去写一份叫做《观<星球会议>有感——我要做环保小卫士》的检讨书去吧。所以,我个人是十分赞赏春晚节目组撤换《星球会议》的做法的,因为《星球会议》不是小品,而是思想教育课。即便其中有一些插科打诨、讽刺中国足球的内容。
高尚,你就别演了吧。可问题又来了,赵本山演什么能让公众满意呢?有人说,赵本山作为文化名人,应该担当起一些讽刺现实的社会责任来。如果小品、相声失去了“讽刺”这个核心内容,则所有的“抖包袱”都不会成为公众的笑料,相反,还会成为公众的“思想包袱”。但是,在春晚的舞台上,赵本山能进行怎样的讽刺呢?高房价?春运囧途?带血GDP?拉闸限电?……
我从来都不认为赵本山的小品要承担起什么社会责任、文化良知来。尤其是加上个春晚的定语。我也不想让春晚成为一场带有批判、带有大量影射与暗语的公审大会。春晚,只是春晚,它不需要教育,也不需要批判,它只需要全心全意娱乐人民,只需要让全球华人哈哈一乐,然后嘴角上扬着进入梦乡,开启新一年的征程。
听说《同桌的你》是个很俗的故事。其中还有“我们一起走进苞米地,此处省略72字……”之类的很容易被批为庸俗的内容。但我觉得这并不重要,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赵本山的小品有没有逗乐全国观众,有没有让大家伙有个开心的除夕之夜,仅此而已。要知道,对于大部分公众来说,春节团圆是仅有的信仰之一,我们需要的是“有意思”,而非“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