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示39所资质中学不能规避程序正义

(2009-11-16 22:05: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39所资质中学出炉过程不应“躲猫猫”

公示39所资质中学不能规避程序正义

/王传涛

北大招办官方网站发布的公示说,在北京大学2010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资质申请环节中,该收到来自全国400余所中学关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申请,经该校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审议,综合考察申请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最终确定了39所中学为北京大学2010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中学。(1116日中国新闻网)

当舆论还在为“校长推荐制”的可行性争论地面红耳赤的时候,北大就已经开始启动接受中学申请的议程了;当公众为了确保“中学申请推荐资质”的公平性而献计献策时,北大却公布了获得 “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的39所中学。

改革如此疾风骤雨,北大推行“校长推荐制”的决心可见一斑。可以想像,无论是舆论还是民意,似乎都难以阻挡这场充满未知的教育变革了。这个时候,讨论“校长推荐制”可行性的问题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现在的语境下,我们唯一有必要做的,或许就是讨论一下39所中学在地域分配上、在名额分配上的合理性问题了。

也许是北大公布此名单太“突然”了,公众难免不对其持有“欲速则不达”的诟病。北大“校长实名制”资质中学的榜单在网上一经公布,便招徕了无数争议。在网上,“为什么我们省一个中学也没有申请下来”、“为什么没有全国名校黄岗中学、衡水中学”……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根本举不胜举。对此,笔者进行了归类,最主要的质疑之声不外乎以下三种:

其一,为何只有13个省份分享了这39个名额?难道其余省份就不存在一个符合条件的学校、一个值得推荐的学生?其二,在获得推荐资质的省份中,为何有些省份获得的学校名额多,而有些省份较少?其三,在获得了推荐资质的学校中,为何有些学校可以推荐5名学生,而其他学校只能推荐一两名?

之所以能招徕如此之多的质疑之声,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北大制定39所获得“校长推荐制”名单的整个议程,并没有公开进行,如此一来,这份名单便失去了最起码的程度正义性。既然无程序正义性的保障,其公信力势必大打折扣,其公平性、合理性也难免受到质疑。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娇情”这份榜单,在地域空间上看,还事关各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问题;从时间发展和制度渐进上,更关系到未来整个高等教育界对于“校长推荐制”的效法和推行情况。要知道,北大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是不同凡响的。既是全国高校的“带头大哥”,更是打破以高考为中心、唯分数论体制的“领路人”。

当然了,真实情况也可能是,北大确实做到了“综合考察申请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也可能,有些省份的许多中学并没有进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申请,抑或是错过了时间。但越是简单的原因,就越需要公开透明整个榜单的出炉过程。只有这样,“校长推荐制”才可能在根本上消弥公众的种种猜测和质疑,北大才能做好全国高校的“领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