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望重奖举报杜绝“闲散懒”本身就是“懒政”

(2009-05-13 23:21:07)
标签:

懒政

举报人

行政机关

人身安全

市民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指望重奖举报杜绝“闲散懒”本身就是“懒政”

王传涛

广东廉江设重奖鼓励市民举报行政机关“闲懒散”行为,向行政机关“撞钟和尚”“开炮”,举报人可随意自编一个六位数“兑奖密码”和一个五位数“举报代码”,举报时一并告知纪监部门,最高可获一万元人民币的奖励。(5月1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行政机关“撞钟和尚”“开炮”旨在消除机关干部的“闲懒散”行为,从而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其主观目的自然值得褒奖。但是,这样一项政策又好像将解决问题的砝码完全在了外来监督机制之上,而一万元的重奖机制又会不会滋生出新的职务问题,这都很难说。不消说,依赖于市民举报和重奖机制的新政又类似于一种新形式的“懒政”。

市民是体制之外的人,他们平时根本无暇顾及各机关单位的工作现状,这是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每个市民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整日奔波于体制之外以求“养家糊口”是很多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除非他们需要有事办理之时才可能去跟各“衙门”打下交道,而若是在平时,谁又会舍家抛业去管与自己无关的“身外之事”?

假使市民们的热情极其高涨,这又会引发另外的问题:举报过多以超过财政支出能力怎么办?举报不实怎么办?举报了类似“交通部派来的”官员又怎么办?被举报的官员又将如何受罚?这都是一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显然,如果对被举报官员处罚过轻,只会让这项政策形同虚设;而如果被举报官员受罚过重,举报人则可能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这其中也包括人身安全方面的。举报人遭报复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举报人是接受万元资金的诱惑还是保全自己的人身安全,相信更多的人会选择后者。

任何一种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都必须首先从体制内部着手,在此基础之上再建设“内外结合”的综合模式才更为有效。要杜绝“闲懒散”现象更不能从“闲散懒”执政思维出发,重奖市民举报的做法也终究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更为甚者还可能会削弱或架空体制内监督部门的相关权力,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监督机构又成了“撞钟和尚”的“官僚养成所”。真可谓得不偿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