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第一高楼”不如建“第一安全楼”
(2009-02-19 20:13:10)
标签:
第一高楼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目前我国共有高层建筑近10万幢,其中 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1154幢,而各地为争当“第一高楼”仍然暗战不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被刷新。然而,公共安全专家指出,超高层建筑外表风光,但会引发消防安全隐患、地面沉降以及环境、能源、交通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亟待引起高度关注。(2月19日《经济参考报》)
近些年来,无论是如北京上海这般国际大都市,还是如重庆南京般省会城市,还是如广西柳州这般地区级中等城市,似乎都瞄准了某某地区“第一高楼”的称号而乐此不疲,即使是花销巨大、劳民伤财也在所不惜。当然了,之所以这些城市能盖得起这样的高楼首先是在经济条件上的可能性。笔者有感于我国经济发展之迅猛,更忧虑于这些高楼所带来的的安全忧患,因为血迹斑班的教训就在眼前,我们怎可熟视无睹?
2月9日夜,中央电视台新址北配楼突发火灾,在造成经济损失无数之外,还造成了一名消防队员的以身殉职。火灾从小到大,消防队员们却束手无策,因为赶来灭火的消防队的消防云梯无法到达楼顶,消防车上的水枪只能达到60米,还在施工中的大楼内没有灭火的水源。高楼的防火隐患不言自明,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消防设施又跟不上高楼的建设速度,势必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建设“第一高楼”旨在“维护”城市的“之最”荣誉,然后,若是一场灾难降临,这种徒有虚名的“城市荣誉”将在血和泪的教训之中化为乌有,相反在“祖国河山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又增添了几分“黑色记忆”和悲凉的嚎哭。
而若是从安全角度出发,将一幢幢高楼建成“四平八稳”“稳如泰山”且外形美观大方的高楼大厦岂不更好。花同样的资金,将楼内的安全设施统一安置到妥当之处也将减少隐患的可能性。这包括一些用于安全逃生的用具,包括安全通道,更包括包括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了,“第一安全楼”也当之无愧。
有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长记性的动物”,在“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定性思维之中,我们还要经历多少血与火的教训?为了生命财产安全计,为国泰民安计,请放下那份“第一高楼”的虚荣吧。切记,比“之最”只能带来更多的损失,而多建几幢安全之楼却会让一个城市赢得全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