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范院校“零投档”究竟是谁之过

(2008-09-20 19:08:11)
标签:

杂谈


师范院校“零投档”
究竟是谁之过

http://news.idoican.com.cn/ddshb/html/2008-08/01/content_8988700.htm



当代生活报   2008-08-01         

  据《半岛都市报》7月31日报道,在刚刚结束的本科院校二批录取中,山东省内外共有39所师范类院校参加本科二批录取,有20多所院校一志愿未能“吃饱”,还有不少院校出现“零投档”现象。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果是10年前的高考报名,考生对于师范学校的报考可谓是趋之若鹜,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的教师工作非常稳定、没有风险且假期较长,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报名出现“零投档”呢?

  首先,教师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教师的饱和源于近三四年中学的扩招,比如,一所高中有四五百名教师在山东是非常正常的事。经过这一番迅猛的招建,到了现在,很多学校一年一个老师也不招也是够用的。这当然关系到师范生的就业,出现就业难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其次,教师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不如以前。所谓生活质量的下降,包括早晚自习的加班、周末和假期的无偿征用、教学压力大、孩子没人照看等,而老师在比以前累的同时,工资待遇却提不上去。更不用说有些地方的乡镇中学随意拖欠老师工资等现象了。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老师如此辛苦,自然不会考虑当老师的事了。

  最后,人们不愿当老师,还与这些年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的下降有很大关系。很多学校摘了“师院”的牌子,而改名为“某某师范大学”,一方面是名字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出于建综合性大学的考虑,许多师范院校增加了许多原本不属于师范的专业,但是师资还是原来的师资,这样一来,师范生的教学质量自然就因为师资被分割下降了。

  我们正处于从传统的高等教育转变到现代化阶段上来的特殊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内,有些专业因为社会的饱和而被冷落,有些则因社会的需要而成为宠儿,这都是自然的事,但其中有许多的社会问题却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