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化”红包应当回归正常

(2008-09-20 13:47:25)
标签:

杂谈

“异化”红包应当回归正常

济南孙女士拿出自己的一个小本子给记者看,上面详细记录了家庭的每一笔“人情消费”,这半个多月时间,这个月仅“人情消费”就会达到6000元左右。(9月17日《齐鲁晚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大国,每逢喜事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们送个红包也本是为了表达祝福的心意,可是一个月能花六千元的红包无疑已经证明现在的红包习俗已经明显被异化了,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之下,这种异化现象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是愈演愈烈。当然,结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首先,红包已经成为不少家庭承受不起的家庭负担。像孙女士这样,一个月的人情消费能达到6000元在像济南这样的中等城市并不少见,如此高的支出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包袱,但是习俗就是这样,不给还不行。

其次,“红包投资论”的风险是比较大的。有人认为,谁家没有个什么红白事啊,到时候,这些“前期借贷”出去的红包都会连本带息收回来了。对于这一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所在的单位人情费一直没变,以前花100的现在仍然是100,但是现在的饭菜价格却是已经翻了两翻,所以如果现在有事还得摆宴的话,连本都不一定能收回来。

再者,红包已成为送礼、贿赂和拉拢关系的手段。当下,送礼之风已经十分严重,但此时若是被求之人家里又有什么喜事发生,则更给办事之人送礼带上了“安全帽”。但是这种红包只求利益的回复,根本不存在什么人情事故,事情办完之后,便很快成了陌路人。

表达祝贺之意的红包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错就错在祝贺之意之外的攀比之风和功利关系。虽说一种习俗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情境,不给“异化”红包减减肥却是说不过去了,这当然得需要全社会的一同努力,共同让红包回归正常的意义,切不可盲目跟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