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学需要内敛而非浮躁
(2008-09-11 10:57: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真正的文学需要内敛而非浮躁 http://hsb.hsw.cn/2008-06/21/content_7006353.htm ■ 日前,韩寒和陈丹青在湖南卫视一档电视节目中就阅读与小说进行讨论时语出惊人,“炮轰”众多文学大师,称老舍、茅盾、巴金等人的“文笔很差”,“冰心的完全没法看”,引起一片哗然。(6月20日《华商报》) 韩寒这个80后作家的主将,总能想法子让自己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话题。 还记得有人这样评价过以韩寒、张悦然和郭敬明等80后作家们:80后涉世太浅,人生经验不够,只不过是“新概念作文”成就了几个小孩,让他们成为所谓的青少年作家,80后的出现不能说明我国文学的繁荣,更不代表了这些人已经肩负起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责任,他们只代表了青少年中的叛逆思想和些许的象征主义手法以及存在主义哲学,所以他们是时代浮躁的产物。金庸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好友向他推荐一位十六七岁孩子写的一部长篇武侠,希望他能给写个序,可是金庸却毫不留情面地当场拒绝了,因为他首先看的是年龄,年龄代表着人生的阅历。对于文痞来说,写不过比他们好的那些大师,就只能在一些作秀的节目上,逞一下嘴巴的能耐而已。 讲一个故事,电影《教父》的导演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向自己的父亲抱怨一本书的低劣,她的父亲却声色俱厉地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读完了吗?读完了之后,再说出你的理由来”。现在我想问一下,韩大作家,你把老舍、茅盾、巴金、冰心、钱钟书等作家的书全都读完了吗?要注意,你不可能读完,因为他们写了一辈子书了,他们的书的高度和你的身高是差不多的,所以你不要批评他们,所以你没有发言权,更没有踩着大师的肩膀往上爬的资本! 其实,我认为韩寒的《三重门》是很有智慧的,风格十分像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用讽刺的语气写所谓文学界和知识界的大雅和大俗。这种风格不是韩寒的独创,但也离不开钱钟书先生对他的影响,就算不说《三重门》是对《围城》抄袭,你也不能指着钱老先生背后的脊梁说着那些欺师灭祖的话,如果钱老先生在天堂里的话,他会不高兴的。 真正的文学不需要攻击,攻击别人只能证明自己是一种文学泼妇,站在节目里骂街总是不雅的。当红作家石康在一期访谈类节目中谈到了对西方大学自由、开放的人文气息的向往。他说中国的环境很难出诺贝尔大师的,因为中国的文学好像是中国的足球,窝里斗时才更强,所以在这个轻佻而浮躁的文学时代里,我们只能期待时间把这些伪文人的记忆模糊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