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自从2004年末起启动股改以来,终于于2005年底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之下迎来了一场汹涌澎湃的大牛市,这轮牛市一直从1000点上涨到了6000点,其力度之强、参与人数之多、市场情绪之亢奋都是历年来罕见的。资本市场从来就是多种声音的集合体,但在本轮牛市中,有一种叫“价值投资”的声音奏响了最强音,凶猛异常的蓝筹行情一度气壮山河,不少蓝筹股在短短两年内上涨了10倍之多。最近几年来,不仅包括阳光私募、公募基金之类的主流机构,而且民间投资者,也都在大谈特谈“价值投资”。A股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好不风光!各种“价值投资者”们的确一度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然而“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从07年11月起,A股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路单边下跌,到了今年6月底,一度跌到了2500多点,跌掉了60%之多,其跌幅之大、下跌速度之快、杀跌力度之狠也是前所未见,在今年6月份一个月之内沪指就跌了20%之多,沪指一度祭出“十阴真经”,A股转眼又成了全球最熊的市场。最近9个月来,包括机构在内的各类投资者瞬间由赢家变输家,个个伤痕累累,不仅“黄金十年”成了泡影,而且市场极度悲观,看空者甚至看到了1000点以下。原来风光一时的“价值投资”遭到了广泛的质疑,不少人大骂“伪价值投资”害人不浅。
那么,价值投资真的是害人的东西吗?
其实,我们在各种渠道听到的“价值投资”,好多的确是彻头彻尾的“伪价值投资”,原本含义明确、简约优美的价值投资被一些人装裱成一门复杂无比的玄学。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下面的论调:
“**股是好公司,这种公司在任何买点都是对的”;
“**公司是伟大公司,要坚持价值投资,超长期持有,坚决不做波段”;
“价值投资的本质是买入好公司,长期持有”
“‘但斌+林园’就是价值投资”;
“不能强调安全边际,强调安全边际就可能与好公司无缘”;
“经济特许权是价值投资”;
“‘长期投资+集中投资’是价值投资”;
“‘成长+价值’是价值投资”;
“凡是基本面分析就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很简单,按按F10就行了;所以价值投资没有门槛”;
“价值投资完全可以与趋势投资相结合,价值投机才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投资方法”
“价值投资也是可以做波段的”
………………
各种方法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似乎都有道理。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巴老一直百战百胜,为什么在中国搞价值投资就“水土不服”呢?
其实,个中原因很简单,冒牌的“价值投资”者的确很多,把原本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或者某些人想自不量力的“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本土化、中国化,发扬光大”,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那么什么是价值投资呢?其实,价值投资从来就只有一种定义:所谓价值投资,是对公司内在价值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差异(即安全边际),进行的能够保证投资本金安全和满意的投资回报率的投资操作。
也就是说,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基石,“安全边际是检验投资与投机的试金石”。目前所谓的“成长投资”、“伟大公司”、“长期投资”、“集中投资”乃至“竞争优势”、“经济特许权”,均不是价值投资的本质。
巴老还反复说过“所谓价值投资,就是用40美分的价格买1美元的东西”,折价购买是他终生奉行不渝的投资准则,无论对于多么心仪的公司,他从来就未变更过自己的投资原则。在巴老那里,价值投资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信仰,安全边际原则已经融化在他的血液里了,根本就不需要讨论或者检验;他的投资已经处于有能力无意识的状态。
可见,不是价值投资在骗人,是国人有意无意的误读了价值投资,目前经常听到的一些很荒谬的说法居然大行其道:如“伟大公司任何买点都是对的”、“安全边际不重要,过分强调安全边际就会与伟大公司无缘”、“时间会不断的把高点变成低点”等等。
为什么价值投资会被人误读呢?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媒体过多强调了巴老对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吉列、美国运通等公司的投资,过分强调了“长期持有”,但未强调“长期持有”的条件,以至于很多人相信“只要长期持有就一定有很好的投资回报”,“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投资、集中投资”。其实股票投资只是伯克希尔旗下保险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巴式投资更多的是股权投资。总之,很多人对巴老理解得不透。
2、人类亘古不变的贪婪本性,会不断的为自己的“高价购买”寻找理由,到了牛市,股价一涨再涨,似乎风险没有了,谁也不愿意踏空,很多人就不再重视估值和安全边际,把这条“重视安全边际,永远不要亏损”的最重要的投资准则置之脑后。在中国很多机构都是用PE估值,到了去年下半年,不仅PE给的离谱,分析师们给的EPS预测更离谱,这样很多机构的买价已经是内在价值的数倍,更不用说是“折价购买”了,行情逆转之下遭受大幅亏损就不足为奇了。
3、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对投资者的情商、智商均有很高的要求。时代在发展,价值投资的具体形式也在发展,格雷厄姆-多德部落的价值投资派也的确有很多流派,包括巴老本人,也经历了从“烟蒂投资”到“购买超级明星股”的转变,以至于很多人误把价值投资的具体形式如“长期投资、集中投资”当成了价值投资的本质。
原本含义明确、简约优美的价值投资,结果到了中国变得复杂无比,甚至被很多人误读,变成了一门地道的玄学,很多人在这一轮调整中交出了高昂的学费,但可惜的是,仍有很多人未理解价值投资的真正本质。
价值投资成了玄学,是中国投资者的一大悲剧,而且忽视安全边际的伪价值投资仍将继续重复悲剧。
豹豹于2008年7月21日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