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目的地媒体推广
(2015-08-24 09:27:18)
标签:
出境游教育旅游情感文化 |
分类: 拍案世界 |
出境游目的地媒体推广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的特点在于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这种媒体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它们的作用仍旧不容忽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是大于新兴媒体的。而且,传统媒体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被新兴媒体所取代,它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
(1)纸媒
在这个信息时代,报纸的新闻时效性和新闻含量远落后于网络;发行量受数量和地域的限制,导致新闻源有限和传播效果覆盖面有限;印刷的报纸存储烦琐,检索查询更是劳心费力。报纸新闻是以文字传播为主,报道方式单一、线性,其缺点在于文字表达过于抽象,而且版面的限制也导致了新闻表达不够全面,在受众的阅读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元的同时,这些纸媒也在跟随消费者的喜好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
(2)广播
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广播电台开始把节目保存在网上,这样受众就有了重复收听的可能。广播新闻主要以声音传播为主,声音的缺点在于不易记忆和保存、易受干扰,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方式,而且受众往往不能反复收听,一个节目过去就过去了。
(3)电视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视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当电视与网络相结合之后,二者产生的化学反应使得双方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电视的缺点与广播有点类似,都是只能在固定的时间观看,而且电视节目时间有限,传播的内容也受到限制。但是,与网络结合后,很多电视节目也可以选择性地去反复观看了。
随着受众的改变,这些传统媒体也在不断适应新的需求,积极与网络媒体相结合。但是,整体来看,三大传统媒体在旅游营销中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二)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无论定义怎样,新媒体的总体特征是不变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这样描述新媒体,他说:“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比较简单:“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比较严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新在哪里,首先必须有革新的一面,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笔者认为后者更重要。单纯形式上革新、技术上革新称为改良更合适,不足以证明其为新媒体。理念上革新是新媒体的定义的核心内容。至于市场上那些以是否具备互动性来界定新媒体与否,是片面的不可取的观点。是否具备互动性,是个别性问题,不具备普遍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以个别性识别新事物,但是不可以其来定义事物。
(1)价值
就媒体本身意义而言,它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载体。围绕着这个载体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受众,受众也可以通过这个载体及时做出反应。以上几点共同构成了新媒体的基本价值。这些基本价值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个方面是载体本身,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本身。
比如近几年来由于媒体的发展,各类媒体风靡市场,但是经过市场考验留下来的却少之又少。其中有一些就是因为其没有深入调研媒体核心价值所在而盲目拷贝别人的理念导致失败的。或者是由于理念过于超前不能被市场认可,没有深度分析消费者形态而强加细分难以体现媒体的基本价值,或者基本价值与市场不协调导致失败的。原因诸多,不一一赘述。
(2)原创性
新媒体的原创性,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个人或个别团体单独的原创性,是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容的创造,一种区别于前面时代所具备的内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种创新。
提到新媒体的原创性,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分众传媒。作为一种新媒体,分众传媒的原创性表现在把原有的媒体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间上,实现了理念上的原创。当时兴起的分众传媒、聚众传媒、框架传媒等媒体都有各自的细分受众,都是在媒体理念上做出了原创的努力。之后,又有一批后起之秀,将这种原创以跟随的方式延续下去,包括安康、炎黄、互力等媒体,它们分别在社区和医院发展了自己的细分受众。
(3)效应
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一种更新的效应的特性。新媒体必须具备影响特定时间内特定区域的人的视觉或听觉反映的因素,从而导致产生相应的结果。网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接入中国,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而且形成了巨大的效应,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几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新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对社会的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2008年,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央视315晚会每年都会有重点打击对象,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分众传媒旗下无线广告媒体子公司分众无线被央视315晚会指为垃圾短信重要源头,以及泄露手机机主个人资料的罪魁祸首。”分众无线这样一个以手机信息为载体传播广告的媒介形式居然惊动了央视315,可见新媒体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潮流,其市场空间不可限量。
(4)生命力
新媒体的生命力在具体到每个不同形式时,又体现出不同的周期,有的长,有的短。那些在市场中被无情淘汰的新媒体不在少数,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缺乏健康、持久的生命力。而那些生命力强大的新媒体形式往往是具备强大的原创精神,以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击败了竞争对手,成了市场中的佼佼者。以公共汽车视频媒体、地铁视频、超市卖场、楼宇媒体、社区媒体、医院媒体、娱乐场所媒体视频为例,这些新媒体通过嫁接实现了创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也具备一定的生命力。
(三)户外媒体
户外媒体,顾名思义就是设置在户外的媒体。还有一个更加学术化的表达:存在于公共空间的一种传播介质。
(1)户外媒体的主要特点
户外媒体广泛应用在公共场所的广告宣传,在城市道路网、城市停车场、铁路、地铁等交通引导系统、高速公路等地方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广告内容简洁方便,超大画面、视觉表现力强大;
表现方式丰富多样(图形、三维、二维动画、文字、电视画面、包括现今推出的裸眼3D等);
科技感强,可提升城市美感,丰富城市文化;
具有流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节目形式多样,包括专题、专栏、动画、广播剧、综艺、电视剧等;
地段往往在人流量集中的地段,其中LED全彩大屏幕更是安装在地标
性地段,其传播效应更震撼、更具强制性。
在中国,户外媒体已经成为广告市场的生力军,其发展势头迅猛。
(2)传播优势
第一,较高的到达率。
据实力传播的调查显示,户外媒体的到达率仅次于电视媒体,位居第二。由于受众对户外媒体的关注度逐渐增加,户外媒体的投放比例呈逐年提高趋势。特别是在房地产、邮电通信、金融、服务和家电行业,户外媒体更是备受青睐。
户外媒体之所以到达率如此高,是因为它自身的无孔不入,其对发布大小、形式没有多少约束,加之人们户外活动频率高。这就给户外广告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条件。一个人的普通生活中,户外广告往往是“必经之路”,当广告人找到消费者相关活动的规律后,户外广告的到达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第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户外广告借助高科技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效果,形象生动地展示广告内容。广告制作者也乐意在这种大面积的户外广告上发挥创意,创造能够吸引眼球的广告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户外媒体所利用的技术和材料也越来越多,这也为广告制作者的个性化创意提供了便利。优秀的广告人能借助高科技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效果,准确生动地表现广告内容,以强势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受众。
很多知名的户外广告牌,或许因为它的持久和突出,成了这个地区远近闻名的标志,人们或许对街道楼宇都视而不见,而唯独这些林立的巨型广告牌却是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针对户外媒体的重要性,众信旅游总裁冯滨这样说:“互联网获取
信息的途径是无可争议的,但也不能忽略户外媒体的力量,地铁、公交等,目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
第三,长久的发布时段。
户外媒体的最大特点是持久地、全天候发布。一个广告画面、一段广告文字或者一段广告视频,可以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地伫立着,等候人们的关注,这一特点是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
第四,较低的千人成本。
对于那些比较抠门的广告主,户外广告算是物美价廉。不同媒体的千人成本排行如下:射灯广告牌为2美元,电台为5美元,杂志则为9美元,黄金时间的电视则要1020美元 。 可见,购买户外媒体真是物有所值。
第五,较高的城市覆盖率。
户外媒体大小可以根据地段而变化,几乎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都可以出现。在发布时,很多广告主会结合目标人群,正确地选择发布地点以及发布形式,保证户外媒体广告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实现最大覆盖率。
第六,单一媒体分散但数量巨大。
如果只看单一的户外媒体广告,你可能会觉得力量弱。但是它们相互组合运用,配合其他媒体一起发力,就能够以庞大的规模形成较好的效果。户外媒体与其他媒体的联合可以分为媒介联合、品牌联合两种形式。
第七,户外媒体的不足。
户外媒体不足包括宣传区域小、承载信息简单、传递时间短、信息更新相对滞后及广告发布不规范等。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能依靠广告人独特的创意和新材料与技术的运用得以弥补。只要我们在户外媒介的运作中充分重视它的特点和优势,一定能将户外广告演绎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