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语言大揭秘
贵州是我国水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水族是荔波世居的主要民族之一,占全县总人口的20.65%。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水书),有被列为国家级文化遗产的马尾绣。
我并不惊讶荔波这片青山绿水养育着的众多少数民族中的水族这一支。我讶异的是,在这片过去被称为“蛮夷”的地方,竟也有标志文明诞生的文字语言,并且源远流长传承至今。这种听起来就水灵灵的文字语言,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一向对文字学半知不解的我,便下足功夫去多方了解水族文字与语言。

古文字的活化石——水书
教你认识奇特的水语
水族自己的民族语言——水语是一种有声调的单音节语言,音节组成跟汉语、拉萨藏语、壮语、苗语基本一致,句子的格式也和汉语相仿,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台语支。
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水族,尽管在语音和词汇上稍有差异,但都可以用水语交谈,没有障碍,不存在方言差别,只有少量不同土语。
水族大致有三个土语区,即三洞土语、阳安土语和潘洞土语。水语结构中,语言方面较为复杂,声母有70多个,韵母有50多个,是壮侗语族中声韵母较多的一个语种。
水语中的基本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特别是最常用的核心词汇,多数是单音节的,复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数量较少。复合方式组成的固有词合成词,相当丰富。
水语的句子格局基本属于“主语—谓语—宾语”类型。这种句子,词的秩序,水语跟汉语完全相同。只是表示修饰关系、领属关系时,水语和汉语的词序相反。如“布红”“树大”“家我”“哥哥你”,还有指示词、方位词也颠倒,如“本书这”“座山那”“里家”“上水”等。数量名组合也有“俩他兄妹”等。
水族语法特点,一般都按词的先后顺序组成词、词组和句子,名词的修饰语除数量词外,一般都放在名词之后。句子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和补语在动词之后。由于水、汉两族人民长期交往,水语吸收了不少汉语借词。
水族也有自己的古老文字,水语称为“泐虽”( le
suì,le即字、书,suì即水族),意思是水字、水书。水书有400多个单字,是水族先民创造的固有文化,流传至今,成为研究水族社会历史和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水族文字是怎样诞生并传承的
水书造字主要为象形、会意、指事和假借四种,笔画接近方块汉字,而字体则有多种形式的特殊文字,象形字占多数,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运用简单的图案来表示。
由于水字没有统一的刻本,没有在政治、法律上形成统治地位,全凭手写誊写抄寻,辗转传抄,日子久了,流传广了,免不了产生不少变异,出现变体字和异体字,产生古体、今体和异体等不同字形。
水书包括天干、地支、八卦、天象、时令节气、鸟兽鱼虫、身体五官、率属称谓、数目方位等,这种文字在都匀和三都县的地方志中都有记载。形态十分古老,酷似殷商甲骨文、金文,又似古籀小篆,有的则认为出自《易经》《洛书》,有的则认为由汉象形字演绎而来。


古文字的活化石——水书
早期抄本中的水文,用竹尖蘸墨汁书写,近时抄本已用毛笔书写,有的是图画象形,有些是楷书的颠倒、斜置或反写。有的鬼师们还专写一些保密文字,被称为“反书”和“秘字”。
水书实际上只掌握在少数宗教职业者手中,一般群众并不认识,但对水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和思想意识,有深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只有鬼师巫医和宗教职业者才能懂得和运用,影响水族家家户户,流传至今,成为传统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博大精深的水族文字与语言,仿佛就是蕴含在山水之中的灵气所孕育的小精灵,身姿灵巧,脸庞秀丽。
她洋溢着山的刚劲之力与水的灵动之气,在水族历史中舞动着欢唱着,导演了一幕幕水族人们绚烂的生活舞剧,谱写了一曲曲水族人们壮美的灵魂乐章。文字与语言是水族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回馈于山水自然的文化厚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