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军山下为何有两座诸葛亮墓?

(2014-05-12 10:36:08)
标签:

旅游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诸葛亮北伐时,曾涉足过我的家乡甘肃陇南,因此,陇南民间流传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童年的耳闻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让自己的坟墓隐于无形。

    据说诸葛亮在五丈原弥留之际,曾嘱咐四个忠实的卫士,在他死后,将其遗体装于棺木之后,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于是,诸葛亮死后,四人偷偷滴抬着诸葛亮的棺木翻山越岭,走了很久,杠断绳烂,四人将诸葛亮就地掩埋。待后主刘禅询问,四人如实回答,说诸葛亮埋于杠断绳烂处。刘禅一听大怒,以为四人是说着玩的,犯了欺君之罪,便下令杀了四人。待四人人头落地后,刘禅马上又后悔了,因为四人死后,他连“谎言”中的“杠断绳烂”处,也不知存于何处。

    又说诸葛亮生前便知,自己的宿敌司马懿会在自己死后,来掘墓寻找陪葬的兵法典籍,便在自己的坟前埋有一本书。待司马懿找到诸葛亮的坟墓掘墓时,获得这本书,便迫不及待地以指拭沫翻阅,却不曾想那书卷中浸有毒液,司马懿频繁拭沫,中毒而亡。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杜撰,不足为信。但它们是民间缅怀这位智者的一种方式,也充实了我的童年记忆,让我在尚未识文断字时,就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肃然起敬。

    直到我在定军山下亲眼看到诸葛亮的坟冢,童年关于诸葛亮的各种传闻,仍旧浮现于脑际。

定军山下为何有两座诸葛亮墓?

 

 武侯墓南北向,头北脚南,含有“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意

 

    诸葛亮墓南北向,头北脚南,取诸葛亮未尽之遗愿“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意。诸葛亮在遗表中交代身后事,“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葬于定军山”。因此,原来的诸葛亮墓,只是一个形入“覆斗”土丘。

    后来,人们为防止土丘经年累月风吹雨淋受损,在墓丘的周围加了一道八卦花墙,刻有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让诸葛亮回归到那个属于他的时代,也让后人在特定时代的背景下,更深刻地理解坟墓主人不平凡的一生。

    墓前有一小亭,叫“墓亭”,内竖石碑两通,大的一通上刻“汉诸葛忠武侯之墓”,较小的那通是雍正的十七弟果亲王所立,碑身有龙纹辉映。讲解员说,雍正年间的这通碑曾在热播剧《甄嬛传》中出现过,我没有看多《甄嬛传》,也就不知道它存在于哪个桥段。

定军山下为何有两座诸葛亮墓?

 

武侯墓上有一棵黄果树,人们说,那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所化,来为诸葛亮遮风挡雨

 

    墓后有古桂两株,高30米以上,直径1米以上,枝繁叶茂,向四周伸展,浓荫如盖,遮护着墓冢,被称为 “护墓双桂”。墓顶上生有一棵挺拔的黄果树,当地人演绎说,那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所化,来为诸葛亮遮风挡雨。这些说法,都给予了人们对于诸葛亮美好的祝愿。

    有趣的是,在诸葛亮墓区,存在有两座墓。除了大殿后面的这座,在墓区后的山腰处,还有一处与此处同大小的墓。殿后的墓碑,立于1735年,半山腰的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无定论。

    在诸葛亮坟冢的四周,分散有苍柏54株,象征着孔明的在生之年。经专家曾用碳十四测定,这些古柏、汉桂树龄均在1700年以上,当为东汉末期所植无疑,它们成为武侯安息于此的见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