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像孩子一样的爸爸
(2010-03-16 03:24:43)
标签:
二年级丫丫育儿爸爸责任交流快乐孩子 |
分类: 丫丫求学记 |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多云 5℃-13℃
丫丫上学已经一年半了,我也慢慢地从一个菜鸟爸爸,变成了一个不太菜鸟的爸爸了,其中有成功的喜悦、忧心的烦闷还有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
这其中几多冷暖,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喜悦还是占了主流,我得到唯一的启示是,用心未必能做一个好爸爸,但是不用心绝对做不了好爸爸。
迷茫总是有的,为了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伟业”,我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四处游玩,也给孩子购买了大量的图书,带孩子旅游的时候,总是想着怎么才能让孩子学到些什么,感悟些什么!却忘掉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玩儿,让本该快乐的行程多了些枯燥的意味。
很想让孩子读书的范围涉猎的更广一些,所以总是不可避免的硬塞给丫丫一些她并不喜欢的图书,有时候还为了孩子爱读漫画担心不已,急切间,完全忘掉了怎么读书,损伤了不少孩子读书的乐趣。
有时候看丫丫不快乐,读书不快乐,甚至玩儿也不快乐,我就很发愁,于是很苦恼,问丫丫,丫丫也语焉不详,问别人,总会得到相似的答案:孩子都这样,可能需要伙伴吧?!“于是小心的去改变自己,寻求一条让丫丫更快乐一点的成长之路。
慢慢地发现,丫丫更喜欢姑姑,原以为是血脉亲情所致,也没太在意,时间久了,也不禁好奇,左看右看,也没发现哪点不同,要说亲情,哪有比爸爸妈妈更亲的哪?
于是我就关注起丫丫和姑姑之间的关系,想探寻出点不一样的秘诀来,首先,丫丫作业完成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给姑姑打电话,这一开始通话,丫丫就停不下来,天南海北,胡吹乱侃,那笑声差点把屋顶揭开。
时间长了,发现对于丫丫来说,我可能算是很OUT了,因为她喜欢的书好多我根本没看过,她喜欢的游戏我根本不屑去了解一下,每当孩子跟我兴高采烈的谈论起某个人物或者故事的时候,碰上的是我茫然的眼光。
进而发现,有时候我作为一个爸爸的感觉太强烈了,强烈到正当丫丫跟我侃大山的时候,我总是能“及时发现”丫丫说的那句话不妥,丫丫做的哪件事不太完美,于是爸爸的责任感大泛滥,很严肃的指出丫丫的不妥之处,这样一来,当我正得意于又给孩子上了一堂政治课的时候,丫丫跟我交流的热情正在一点点的丧失。
而丫丫跟丫姑一起,则轻松很多,丫丫跟姑姑交流的时候,总能得到及时的回应,而且姑姑也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让孩子轻松自如,这或许就是我的失败之处吧。
不用心一定成不了一个合格的爸爸,但是太用心则让自己的眼睛过度的专注于某一点,让自己视野狭窄,或者说是鼠目寸光吧。做孩子的朋友,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所以我决定,静下心来,每天读一本孩子的书,用童心来读,而不是先挂上幼稚的标牌,再用有色眼光来看。抽出时间来玩一玩孩子喜欢的《赛尔号》,看看它有哪些地方值得大批的孩子趋之若鹜。最起码要做到跟孩子有些谈资,跟孩子能交流起来,而不是让丫丫做一个孤独的说书人。
再带着孩子去玩,一定要记住,我们是为了玩儿而去玩儿,不是为了学习出去玩的,有些东西孩子喜欢就自然记住了,我根本不必要做一个不停敲木鱼的老和尚。
用轻松地心态想一想,其实我是太认真太执着了,有些事太着意肯定会欲速不达,之所以我让丫丫感到有些枯燥,可能源于我太把自己当成一个爸爸了,太看重责任两个字了,所以,下一步,我要做一个有童心的爸爸,一个像孩子一样的爸爸,让我和丫丫两个孩子一起胡言乱语,率性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