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猫姐姐给熊猫妹妹的回信(二)

(2013-02-25 16:16:06)
标签:

圆圆

地震

映秀镇

五一棚

祥祥

分类: 熊猫姐姐的故事

    5、当司机说到映秀的在这儿下车时,我一下就懵了。这是什么地方呢?四周皆是陡峭险峻直切入河谷的大石山,除了过往的车辆,只有两个执勤的警察,不见人烟。幸而有一乘客和我一同下车……要过隧道了,我还从未步行穿越过隧道。我们沿着隧道一侧的走道行走,因为走道过于狭窄,我们便一前一后地走。过往车辆在身旁呼啸开过。真怕控制不好,一阵眩晕,会倒向车道。隧道里甚是漆黑,借着微弱的亮光,我看见隧道内壁似乎打磨得还相当粗糙,不知是不是没有完工。

    这是你的恐怖之行,却勾起我温馨的回忆。2006年,碧峰峡基地派车送我去卧龙,就走过这个隧道,不记得是事故还是塌方,在隧道前堵了好几个钟头,好在有碧峰峡基地的几个饲养员和我做伴,说说笑笑。到达映秀镇好像是晚上8点多了,我们在镇上的小饭馆吃了饭,一位饲养员小伙的丈母娘家在映秀,在饭馆旁的小摊上买了香蕉等水果去探亲,我们就在街上溜达着等他。至今我还记得,宁静的夜,昏黄的街灯,墨黑的天空,寥寥的行人,地震前的映秀小镇好温馨!大约十点多到达卧龙基地,就住在你见到的那个成为废墟的“卧龙山庄”,当年可是很漂亮的小楼。

    比起你的徒步走隧道,我是幸运的,至今我仍然很感谢各个熊猫保护区和基地给我的支持和帮助!

6隧道口正面那条路往上三十公里便是卧龙了……车窗外的情景真叫人触目惊心……本身依山而建已够曲折艰险,再加上路面破坏严重,全是碎石,凹凸不平,尘土飞扬,靠近河谷的一侧又没有防护措施,要是司机在颠簸中或拐弯时一不小心把握不好,极有可能连车带人一头栽进满是石头的河谷地去。而在路的另一侧,又是贴近的随时可能有碎石滚落的大山。其危险程度可见而知。后来听带我下山的司机说现在正在打隧道修新路,打好多隧道,新路修好了这条路大概就不要了。我和同行者挤在车上,一路被颠上颠下,甩来甩去,心里只祈祷着千万不要出事。

          512地震后第七天,我去都江堰采访,也想去卧龙,但是和卧龙的人联系不上,路也不通,没去成。后来就没去过了。但是,在都江堰的经历我却记忆犹新:死难者的家属在废墟前给亲人烧头七,到处弥漫的石灰粉和消毒液味道,天空中飘荡着猝死的冤魂,受伤的孩子眼中的恐惧……尽管采访时我能义无反顾,回到北京,我内心的阴霾却久久不能散去……所以,至今我仍然不敢重返震区,你比我勇敢。炫鈥斺斘已壑械暮⒆用牵ü谝唬

7、在路的右边便看到一个熊猫乐园的牌子,路的左边是一片看起来被废弃的建筑物。司机把车停下,说到了。我当即感觉不妙,这无论如何也不是新的卧龙大熊猫基地。我决定先到这一片废墟里去看个究竟……山脚下,建了一排廊桥似的木廊子,似乎是为了防止人通过时,顶上有石块飞落的。木廊子入口近处遗留的介绍使我得知原来的卧龙大熊猫苑就在这里。到现在,我算是明白大概情况了,地震时山体垮蹋,涌到大熊猫苑的门口,把它整个儿毁了。

我第一次去卧龙中心是2000年,核桃坪大门前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人们告诉我,因为当年卧龙中心是WWF和中国合作的产物,却多年没有繁育出熊猫,外国人曾嘲笑我们说要把这座桥拆掉。但是,2000年,核桃坪却繁育成活了十几只熊猫幼仔。现在,老的核桃坪成了废墟,留下的是卧龙人的功绩。那一次我还上了五一棚,正在翻修,我2006年再去的时候,几乎变成了别墅。那次是一个护林员陪我上去的,下山时小伙子嫌走之字路太慢,带我顺着水沟往下溜,我还摔了一跤,好在有惊无险。

熊猫姐姐给熊猫妹妹的回信(二)
     2000年的五一棚

熊猫姐姐给熊猫妹妹的回信(二)
    2006年的五一棚

2003年,我第二次去卧龙。在熊猫幼儿园和小宝宝们亲密接触,看看这只偷袭我的小家伙吧,他可不见外呢。他就是后来成为野外放归先驱的祥祥啊!

熊猫姐姐给熊猫妹妹的回信(二)
  第三次去卧龙是2006年,《熊猫史诗》彩页上的小宝宝们的照片就是那次拍的。那一次,我还去看了团团圆圆,他们的家就在山脚下,所以,地震时,我头一个担心的就是他们俩。没想到遇难的却是毛毛。

熊猫姐姐给熊猫妹妹的回信(二)
    卧龙熊猫幼儿园的小宝宝。
熊猫姐姐给熊猫妹妹的回信(二)
团团圆圆在卧龙的家。

一切都成了过去,但愿新的卧龙更美好!(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