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熊猫史诗》的评介

(2008-07-25 17:48:11)
标签:

《熊猫史诗》

研讨会

陈建功

季红真

人民日报

杂谈

分类: 关于《熊猫史诗》

   有朋友问我,博客中常提到《熊猫史诗》是一本什么书。该书是用文学的方式讲述熊猫的演化史交叉人和熊猫的关系史,旨在揭示一个物种的兴衰与其生存环境,包括地质、气候、天敌、伴生物种及其自身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图文书,35万字,200幅图片,20081月出版。4月底中国作协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开了研讨会。现将会上作协副主席陈建功的致辞,和评论家季红真的书评发表在此。供大家了解。

关于《熊猫史诗》的评介

 

熊猫“天问”

       ——在方敏《熊猫史诗》研讨会上的致辞

陈建功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方敏长篇纪实文学《熊猫史诗》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熊猫史诗》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扶持项目,早就为我们所关注,出版后又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今天,诸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野生动植物保护界的朋友们以及新闻界的同志们聚集一堂,研讨方敏的这部新作。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处,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孜孜不倦,以艰苦的努力和严谨的创作完成这部力作的方敏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评论家、各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与方敏的交往,应该是在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事业开始的,而后,又因为同时热衷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越发熟稔起来。我记得两年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把我们发展成为“资深会员”,同时聘请我们分别作为15种濒危野生动物的代言人。在那个时候,方敏就因为一直钟情于大熊猫而成为它当之无愧的形象代表。说起来有些惭愧,因为方敏之代言“大熊猫”,实在是有点“天作之合”的味道,而我,最后成为了“扬子鳄”的代言人,却不是“自由恋爱”,而是“组织分派”——那天,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邀请15位作家去和诸多珍稀动物“速配”,我有公务缠身,忙得一塌糊涂。就在这忙乱中,居然忘了出席那个“速配大会”。事后高桦告诉我,方敏当然认领了大熊猫,赵大年认领了藏羚羊,张抗抗属虎,因此代言东北虎……那么我呢,由组织上“乱点鸳鸯谱”,把扬子鳄分配给了我。当时我说,天啊,就是那面目狰狞的扬子鳄呀!我得坦率地承认,尽管我随即就明白必须“有爱无类”,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代扬子鳄们呼喊说:“虽然我很丑,但我也很珍稀啊!”其实心里对方敏们还是有几分嫉妒。不过,今天,看看方敏为大熊猫写下的这洋洋数十万言,我不能不服气了。中国的大熊猫们有福了。正是这个方敏,用了整整十二年,二十多次深入深山老林,来到大熊猫中间,又殚精竭虑,为我们奉献出一部力作。如此的爱心,如此的敬业精神,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因此,“扬子鳄”必须向“大熊猫”致敬,向“大熊猫”学习,这是我要谈得第一点感受。

尽管时间紧迫,我还是很认真地阅读了这部作品。掩卷而思,我忽然悟到,这固然是一本充满了情感和爱心的著作,却更是一本充满了理性的拷问和质疑的著作,这固然是一本妙趣横生、故事迭出的著作,却更是一本具有哲学高度的著作。我甚至想,它的题目或许叫《熊猫“天问”》更为恰当。因为作家借助大熊猫的物种演化史,讲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演化史,进而宣示了人类更为理智与科学的新的自然观。读过之后,我的确有面对一篇《天问》似的感觉。这部作品的锋芒所向,并不仅仅是那些贪婪的猎杀者,它指向了所谓“人类的原罪”。这种“原罪”,并不是基督教意义上的“原罪”,而是自有人类以来便推动我们走向大自然对立面的哲学。作家认为,自尧舜始,普天之下,莫非“人”土,人类必须深刻反省自己对大自然的冒犯和掠夺,重新寻找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重新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存哲学和大地道德中去寻找地球和人类的出路,大熊猫的福祉,也就是人类的福祉。应该说,我不敢对《熊猫史诗》中的每一个论点都予以赞同,有些见解还需要我慢慢理解,但它总的思考方向是值得称道的,对于人类重新审视、树立自己的价值观、自然观、世界观,具有特别的意义。

同志们,我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日益成为了我们关注的、或者说成为了我们不能不关注的话题。《熊猫史诗》的出版,相信会对我们民族的思索,会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期待方敏女士在创作领域继续开拓进取,不懈追求,为我们写出更多感人的、引人思考的篇章!

谢谢大家! 

                          2008-4-24

 

 

《熊猫史诗》:自然与历史深处的生命诗情


 

【作者】季红真

 

  读了方敏的《熊猫史诗》,令我肃然起敬。尽管在此之前,我读过她多数的作品,特别是动物叙事的主要作品,看了这部书以后,仍然让我震惊。
  这是一部诗情奔涌的启示录。她以大量的资料与想象的虚构情节,梳理出熊猫这个物种近100万年之间,在天作孽人作孽的交替轮回中,演化、迁徙与濒危的漫长历史;描绘出两个世纪以来,熊猫被发现、利用、驯养、放生、保护的特殊命运,是一部庄严的史诗。以动物为主角的作品写到史诗的规模,应该说前无古人。作者以《花耳朵家族的故事》与《我的故事》交叉叙述,这样的结构,本身就向我们呈现了人进入历史的方式,也呈现了历史驱动人思考的偶然契机。而且,《花耳朵家族的故事》以文献基础上的想象为主类似小说,《我的故事》以科考为基本的方式近于报告文学。虚构与纪实的穿插,带来文本内在的张力。文体的创造,也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人称开始的叙事在不断的闪回中发现自然史的神秘景观,建构出人与一个物种之间从相互依存到相互敌对,在共同的危急中重新寻找和谐的认知过程。她讲述的是熊猫与人的故事,启示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早在19世纪的末叶,正当工业文明蒸蒸日上的时候,整个欧洲因征服自然的胜利极度膨胀,恩格斯就告诫人们,不要忘记人对自然界每一次进军,都受到自然的严酷报复。40年前,罗马俱乐部向全世界提交关于人类现在与未来困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的时候,还被多数人嘲笑为杞人忧天。《熊猫史诗》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中展开,作者所涉及的领域遍及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物学以及最新的保护生物学等等领域,知识结构的宏大扎实是《熊猫史诗》成功的重要原因。她以熊猫为中心叩问了生态环境、资源匮乏、经济发展不平衡、粮食短缺等人类共同面临的基本问题。而且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质问发达工业社会对自然的疯狂劫掠带来的严重后果。学术的立场与对熊猫的无限爱心,使她超越了政治、种族、文化与国度,披露出鲜为人知的大量史料。比如洋人盗宝、文革中的滥砍滥伐、国际动物保护经费的流失,以及熊猫打工等残酷的商业行径。书中阐释的动物伦理具有独特的警世价值。
  这也是一部忏悔录。作者以熊猫代言人的身份,向熊猫和所有的动物及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界忏悔。揭示了现代文明残酷的一面,物种的灭绝与种族的灭绝一样惨无人道。她列举了百无禁忌的现代一系列骇人听闻的资料,揭示人类疯狂追求商业利润,对其它动物的种种不义行为,反弹回自身,造成的深重灾难。她滔滔不绝地抒发充满思辨色彩的诗情,像终极审判一样质疑人类中心主义的谵妄:视自然为囊中之物,视万物为刍狗,视自己有天地造物的本领。在一系列的悖论中,揭示了人类导致的伦理困境。唤醒人们敬畏自然、热爱所有的生命!
  在这样复杂丰厚的思想背景中,方敏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展示熊猫保护的主要场景中,也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生故事。她由一个少年与小熊猫在自然中的戏耍,开始自己的叙事。这个少年的成长与命运一直牵动着她的心,就像小熊猫像仪式一样定定的眼神,使她感动生出爱恋,感应到神秘世界的邀请,开始了一个历尽艰辛的漫漫征程。在揭示艰难的熊猫保护事业的同时,也讲述着艰难的民生。并且斩钉截铁地说:环境的破坏、物种的濒危,是因为贫困,而不是因为猎杀。这些人物的存在,使这部以熊猫为主角的作品具有普世的人文情愫。动物保护与人文关怀彼此交融,全书洋溢的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原载】 《人民日报》 2008-06-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