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护媒体 嚼字纯汉语
阅报,是一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尽管互联网发达,但纸质媒体仍有它独特的魅力。为了阅报方便,我订了不少报刊,例如《杭州日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家庭医生报》等。有时也订阅《参考消息》。从1995年《咬文嚼字》创刊开始,还每年到新华书店买来它的合订本,至今共26本,经常翻阅,可谓受益匪浅。
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当了语文老师,从事语文教学。长期批改学生作文形成了习惯,除内容外,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比较敏感。看到报刊上出现些许差错,往往记下来,写成挑错指瑕短文投寄报刊,有幸屡屡见诸报端。迄今为止,已写到《报刊日错录(445)》。每天总要读报,报上不可能完全没有文字错误,因而还要继续写下去,写到看见马克思为止。
我这样执着地写《报刊日错录》,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是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而战斗,因为我认识到,讲究文字的规范性,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语,以便“文以载道”:这样“咬文嚼字”好得很,正如《咬文嚼字》编辑部所说,是保护汉语纯洁性的“善举”。
对报刊指瑕挑错,不是刁难报刊,为难编辑记者,和他们过不去,而是希望他们直面自己的问题,看到缺点和不足,以便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忘初心,谦虚谨慎,锐意进取,努力改进文风,把报刊办得老百姓喜闻乐见,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精神食粮。
《报刊日错录》在海月新浪博客上发布后,也受到一些网友的关注和赞扬:“好,纠正得很有道理。”“言之有理,太有才了。”“受教,俺也经常用错啊!”“博主的细心真叫人佩服,希望你的意见他们能听!”等等,不一而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