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作往来(4)
(2022-05-24 06:33:52)
编祺
新年好!
您1月29日发入我邮箱的信件及博文《杭七中日记选》《钱江高中日记选》(部分)已拜读。由衷的敬佩您的敬业精神和求是文风!
近几年,我编辑出版了不少教育教学著作,但像您这样的日记体散文集还属首例(去年江苏海门中学的陆健老师出版了一本《简报海中》,是日记式该校《工作简报》汇编,稍后寄一本给您参考。)
我建议:您的3本日记均可出为一套丛书,取一个综合性、学术性强的书名,比如《吴增荣(或海月桥)教坛日志(或日记)》然后分3卷出版:之一《杭七中日记选》;之二《钱江高中日记选》;之三《求是高中日记选》,3本书用一个书号,可以同时出版也可以分开出版,完成一本,出版一本。出版后可以分别由3所学校使用,亦可交新华书店发行。
此建议,供参考!
颂祝健安著丰!
吴老师:
您好!来信《三校日记选》出版思路及前言已收读。建议如下:
一、关于书名,仅《三校日记选》和《教坛日记选》比较,后者准确些,“三校”您知是哪三校;而别人(读者)仅看书名却不知所云。另外,从“前言”看该书中有学生的言论,随笔、习作(获奖作文)等内容,书名用“日记”不如用“日誌”或“日志”。综合考虑,建议取名《教坛日誌——杭州七中卷》《教坛日誌——钱江高中卷》《教坛日誌——求是高中卷》出成3本,只报同一书名《教坛日誌》,当然,还可以有更好的书名。
二、关于书中人物原名,化名当以尊重所涉及每一位自然人的名誉权为上……
祝《教坛日志》早日与读者见面。恭颂
暑安!
主编刘解军曾对作者说:“近几年,我编辑出版了不少教育教学著作,但像您这样的日记体散文集还属首例。由衷的敬佩您的敬业精神和求是文风!”并亲自作了简介:
“内容提要:《教坛日记》是针对中学生,主要是作者阶段性的教育教学日记。日记忠实地记录了作者这一阶段任教期间当天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反映了学校面貌、学生面貌和学校育人的成果。内容丰富多彩,可观、可思、可评、可议。读来可受启迪,掩卷可悟教坛‘真谛’”。